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走好农业“合作”路

2023-11-13 10:55:34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10期

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发展。截至2023年上半年,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近7万家,其中,各级示范社近6000家,入社农户600万余户,平均每个行政村就有6家左右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的生产范围涵盖茶叶、花卉、中药材、牛羊等重点产业,占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生产总量的70%左右。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一社兴一业”“一社富一方”的市场主体。

但从更高标准来看,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实力弱、发展模式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如何破解发展难题、补齐短板,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本期“特别关注”,让我们走进几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从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page]$

案例

宏润合作社:推动食用玫瑰全产业链建设

九月的昆明市安宁市八街街道玫瑰飘香。在安宁宏润食用玫瑰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宏润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第三茬食用玫瑰正陆续绽放,弥漫着阵阵花香。

这些年,宏润合作社理事长李云珍一直在食用玫瑰产业领域进行探索,推动八街街道食用玫瑰产业实现从单纯种植到收购、加工、销售的转变,带动周边500余户花农增收致富。2019年,宏润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宏润合作社生产车间一角

探索全产业链发展

据了解,20世纪50年代初,八街街道的村民种下第一株食用玫瑰后,就开启了食用鲜花的发展之路。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的玫瑰花主要用于制作玫瑰糖或赠送亲友。

《安宁县志》曾记载:“八街食用玫瑰花布局于八街区,供制糕点原料。1980年八街种植食用玫瑰花4亩。农村包产到户后由本村村民承包经营管理,鲜花原料主要销往昆明糕点厂生产鲜花饼、酱菜厂生产玫瑰黑大头酱菜、酒厂生产玫瑰老卤白酒。”

后来,在市场推动下,有村民开始规模化种植食用玫瑰,八街街道相连村村民李云珍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李云珍开始琢磨玫瑰种植技术,她拿自己种植的玫瑰请农科院专家帮助筛选、试验,最终选定一款性能稳定的品种。“种出来的玫瑰花直接卖给收购商,收益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高。”李云珍回忆道。

在李云珍的带动下,很多村民开始种植食用玫瑰。然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收购商开始压价收购。“从2001年开始,我们种植的食用玫瑰供过于求,造成严重滞销。”李云珍说。

“不解决加工问题,农民永远只能卖初级农产品。”李云珍说,为破解销售难题,她开始摸索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此,她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加工厂房和仓储基地,并购置先进加工设备,立志要把村民辛苦种出的玫瑰花全部销售出去。

为实现抱团发展,2011年,李云珍注册成立宏润合作社,开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完善质量把控标准

“花农负责玫瑰花的种植、管理,不断提高食用玫瑰的产量和品质;公司、合作社负责收购玫瑰花原料,以及玫瑰花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不断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李云珍说,合作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从严把控食用玫瑰从“田间”到“舌尖”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从种、管、摘、拣、馅、饼上下功夫,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李云珍介绍,“种”,要求所有社员统一种植长势强、花期长、花色艳、香气浓、微量元素含量高的滇红食用级玫瑰;“管”,坚持田间管理统一标准,整个生产过程拒绝使用化肥,并采用诱虫灯、粘虫板等物理方法防治虫害;“摘”,每年盛花期,指导社员按标准采摘玫瑰花;“拣”,抢抓从花瓣到制作产品之间的72小时黄金期,及时对新鲜玫瑰进行分拣;“馅”,将玫瑰花瓣和白糖等原料放入机器中捻搓,制成待用馅料并放入冷库保鲜冷藏;“饼”,将玫瑰花做成的馅料裹以面皮,只待在烤箱中舒展绽放。

“这些年,我们严格按照宏润合作社的要求种植、管理、采摘玫瑰花,收入不断增加。去年,我家的年收入达20万余元。”食用玫瑰种植大户王朝华表示。

如今,在宏润合作社的带领下,八街街道的食用玫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到近1万亩。“八街食用玫瑰”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创新产品促发展

宏润合作社成立之初,“抱团经营、共御风险”成为李云珍的发展目标。然而,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合作社有了更高追求,要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下足功夫。2016年,宏润合作社与昆明某茶叶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出玫瑰普洱茶;2019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推出玫瑰白酒。目前,合作社先后推出玫瑰糖、玫瑰馅料、玫瑰鲜花饼、玫瑰花茶等10余个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进入宏润合作社生产区,一筐筐玫瑰花瓣整齐摆放,工人正忙着对玫瑰花进行加工处理,浓郁的玫瑰花香弥漫生产车间。“我们对收购来的玫瑰花进行精深加工,制成玫瑰鲜花饼、玫瑰酱等系列产品。”李云珍说,“在中秋、国庆节来临前的几天,我们的鲜花饼供不应求,每天发货量超10万枚。”

记者在宏润合作社采访时,正巧遇到云南农村干部学院组织学员到这里开展现场教学。在产品展示区,鲜花饼、玫瑰酒、玫瑰精油、玫瑰香皂等产品琳琅满目,学员们纷纷表示:“没想到,玫瑰花还可以加工出这么多产品。”

本刊记者杨旭东/文罗帅/图

$[page]$

案例

群力合作社:标准化生产走出新“稻路”

时下,稻谷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开远市群力优质稻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群力合作社”)理事长魏显荣,正带着社员在稻田里收割稻谷。“我们村小组有64户村民,每户都加入了合作社,大家团结一心种好优质稻,让我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魏显荣说,依靠种植优质稻,他家的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群力合作社社员在翻晒新收获的稻谷

规范种植标准

身为合作社理事长的魏显荣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老燕子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他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2000年后,村里开始有人尝试种植‘云恢290’优质稻,但因为技术要求较高,很多村民缺乏大面积种植的勇气。”

能不能通过成立合作社,将大家聚在一起,突破种植技术瓶颈?经过与村民和相关企业多次沟通协商,2008年群力合作社成立。“成立合作社,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让合作社真正发挥作用。”魏显荣说,合作社制定和完善了财务管理、成员大会、质量安全等制度,并在全体社员中表决通过后生效。

同时,合作社还通过建立“六统一”制度,将社员拧成一股绳,共同实现良性发展。所谓“六统一”,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灌溉用水、统一使用肥料、统一机械化耕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渠道。

“‘六统一’制度让水稻种植实现标准化,进而降低种植难度,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水稻种植规范化和规模化。”魏显荣以统一病虫害防治举例,以前农户购买农药,买少了要多次购买,买多了又造成浪费;喷洒农药的时间和剂量掌握不好,会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每户分界线区域的稻田会因农药喷洒不到或反复喷洒,导致水稻产量低下。而由合作社带着社员一起开展病虫害防治,让曾经困扰农户多年的农药使用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注重技术创新

在云南大部分地区,杂交稻的生长周期为90天至100天,但群力合作社种植的“云恢290”优质稻,需要120天至130天才能成熟。较长的生长周期和灌浆时间,让稻谷颗粒饱满、品质上乘,但同时也增加了种植难度。近年来,群力合作社通过邀请各级农科专家开展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提升了社员的种管水平。

对于如何种好水稻,群力合作社有一套标准化的技术措施,社员严格按照流程耕种就能实现丰产。同时,各级农科部门的技术人员都会定期来到田间地头,指导社员提升种管技术。

“前几年,我们种植的‘云恢290’平均每亩能产稻谷600公斤,2022年亩均产量提高到800多公斤。产量高了,收入也随之提高,感谢合作社和农科专家对我们的帮助。”群力合作社社员梁永林说,“今年我家种了12亩‘云恢290’,按照目前每公斤7.8元的收购价,今年仅种植水稻的收入就有七八万元。”

近年来,社员种植水稻的亩产量实现稳步提高,离不开群力合作社对科技的重视。据魏显荣介绍,一般情况下,同一品种的水稻经过长时间种植后会发生变异,导致产量降低。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合作社邀请科研部门专家指导,在培育稻种方面反复实践,终于成功研制出“大米育种”模式,使亩产量不降反增200多公斤。

做好社员管理

经过十多年发展,群力合作社得到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更多人想加入合作社,但群力合作社一直坚持“谨慎扩容”的原则。

“目前,我们合作社的社员稳定在108户,其中本村社员64户、外村社员44户。”在魏显荣看来,合作社要发展好,在精不在大,如果贪大求全,合作社的管理可能会从精细化走向粗放式,这有悖于合作社成立的初衷。

“通过统一种植标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社员种出的稻谷品质如一,企业的收购价格也保持稳定,大家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有干劲。”据魏显荣介绍,2022年,合作社全年销售额365万元;2023年,预计销售额达400万元左右。

近年来,群力合作社还通过多种方式带动2000多户周边村民一起种植“云恢290”优质稻。魏显荣表示,合作社会将种植水稻的好经验、好做法无偿教给其他村民,并帮助他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还会将筛选出的优质种子提供给其他村民,帮助大家提升稻谷产量和品质。

本刊记者王学勇/文邹鹏/图

$[page]$

案例

通达合作社:着力打造云茯苓品牌

从事云茯苓种植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宁洱通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通达合作社”),通过练好“内功”提品质,打造“那驰”云茯苓品牌,并搭乘电商快车闯市场,实现一社兴一业、一社富一方。

通达合作社社员加工云茯苓

提质量自主培育云茯苓菌种

云茯苓是“云药”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入选“十大云药”。普洱市宁洱县及其周边地区森林茂密、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云茯苓生长。十多年前,为发展中药材产业,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扶持通达合作社等一批种植大户。

“合作社刚成立的那几年,我们缺种子、没技术,外购种子的成本占了总投入的一半左右。”通达合作社社员老白说,这不但加重了社员的负担,还无法保障产品质量。

“归根结底是合作社根基不深。”通达合作社理事长吕静说。针对存在的短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合作社积极引进技术员,并派出骨干社员到外地学习云茯苓菌种培育技术,还依托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补贴政策和“农机直补”等优惠政策,购买了先进的育种制种设备,建造种子培育车间,并开展驯化和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云茯苓菌种。

短短几年间,通达合作社就具备了年培育云茯苓菌种100万袋以上的生产能力,不但为合作社节省了年均50万余元的引种成本,还将菌种大量外销到其他种植区。

为了提升质量,合作社坚持向标准化要效益。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以及务工收入、技术入股分红、社员年终分红等分配制度。同时,还建立了产品标准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全面规范记录云茯苓生产经营过程,定期检测云茯苓品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让云茯苓的品质越来越被市场认可。

树品牌让产品得到行业认可

如何让云茯苓走出云南,并产生良好效益?通达合作社首先从品牌塑造入手。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不能没有好品牌。宁洱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让行业认可宁洱云茯苓,通达合作社积极推行仿野生种植方式,并申报“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通过不懈努力,合作社种植的云茯苓产品先后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许可证、中国森林食品认证,并于2019年成功注册“那驰”云茯苓商标。

与此同时,通达合作社争取到上级部门支持,在宁洱县、思茅区等地建设中药材专营门面,借助节庆活动等宣传推广云茯苓;搭乘企业帮扶“快车”,派出社员到云南白药等企业推介云茯苓等。通过一系列推广措施,让“那驰”品牌在业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我们有自己的绿色种植标准园、菌种培育驯化技术、田间冷链和初加工设备,还依托自身优势建立了统一技术、统一菌种、统一包装、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制度,为‘那驰’品牌实现增值起到积极作用。”吕静说。

搭平台闯出“云药”大市场

“那驰”是哈尼语,意为“好药材”。为了打开药材销路,通达合作社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新农人”培育计划等项目,组织社员外出学习,并在社员中培育农民电商直播人才,搭建专门的直播间,教授社员如何拍摄、剪辑视频等,使合作社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上有了稳定的“粉丝”群体。

“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就够了,我们在地里边干活边直播,既拓宽了销售渠道,也认识了很多同行,在交流中学到更多产品知识,还打开了思路。”吕静说,2023年,合作社通过电商销售云茯苓初加工产品300多吨,很多社员从直播带货中尝到甜头。

最近,通达合作社尝试开发出一款含云茯苓的鲜花饼,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合作社还大胆创新,开发出含云茯苓的火腿饼、荞饼等,极大地丰富了“那驰”品牌的产品种类,不少产品销售到北京、上海、湖南、安徽等多个省(市)。

目前,在“那驰”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当地年均近千吨的云茯苓以各种产品形态走向全国,年产值近700万元。同时,还为当地提供年均5000多个务工岗位,帮助社员每年户均获利3.4万元。

本刊记者刘宇

通讯员王正松罗方园/文图

$[page]$

他山之石

四川:农田“管家”让农民轻松种地

华坪县果子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社为果农提供出口芒果分级分拣服务

金秋九月,正是忙碌的收获季节,而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临溪乡望坪村村民杨文志却很悠闲。“我家的田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旱涝保收,年底还有分红,再也不用操心种地的事,当‘甩手掌柜’就行。”杨文志高兴地说。

杨文志口中的合作社,就是2014年为破解农村劳动力紧缺、山区全程机械化耕种收难题而成立的广元市朝天区英明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英明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致力于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服务。2021年,该合作社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

英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陈永明驾驶农机播种马铃薯

生产:从“牛耕人种”到“机种机收”

9月17日,在望坪村的玉米地里,机械轰鸣,手推式单行玉米收获机来回穿梭,所过之处,收玉米、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玉米棒子通过传送带,自动运至机器旁的铁筐里。

“这台专门定制的收获机小巧、操作方便、效率高,一天可以收获12亩地。”英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陈永明介绍说,以前采收玉米全靠手掰,人工一天只能采收半亩地,要是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农作物会出现倒伏,采收难度增加。为解决玉米采收中的困难,合作社与农机生产企业合作,量身研发出适合当地山区使用的农机。

机收玉米仅是英明农机合作社探索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的缩影。朝天区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可耕种的地块散碎且陡峭,加上牛耕人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使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益低下,自然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看着“金山银山”成为荒地,在外务工的陈永明心里很不是滋味。2014年5月,他返乡成立英明农机合作社。

为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陈永明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他购入农业机械,钻研农机技术,并向省、市、区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取经、与农机生产企业合作定制农机,便于农机更适合丘陵山区耕种。另一方面,他带头对流转的500亩土地进行改造,推动耕地地块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和互联互通,实现良田良机相辅相成。同时,他还带头建立起“五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和良制)融合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其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00%。

“机械化作业不仅效率提高,还抢抓农时,降低了生产成本。”陈永明算了一笔账,拿玉米耕种来说,一台机械每天作业30亩,每亩成本50元,而1个人每天作业面积为1亩,需成本100元,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且成本低。

服务:从“局部环节”到“全程全面”

看着蔬菜地里一个个青绿的辣椒挂满枝头,村民杨文志笑得合不拢嘴。“地越种越多,但重体力活和以往相比,基本上没有了。”杨文志说,今年是他将土地托管给英明农机合作社的第二年,“现在,种地省心省力,耕、种、管、防、收、烘、销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找合作社服务,甚至全托管都行,关键还能实现增产增收。”

一边是显得清闲的土地托管农户,另一边却是异常忙碌的陈永明,他忙着组织农机手帮农户采收蔬菜、组织人员腾仓库、修理植保无人机、调试新设备、选购马铃薯种子……

但是,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机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一些新问题也开始凸显。比如,农户使用的种子、农药不一样,产量产值差异明显;有些农户缺乏销路,采收后的蔬菜无法尽快售出导致腐烂,进而造成损失……为此,陈永明不得不思考合作社的转型升级问题:“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我们的服务就要与农户的需求紧密结合,将服务链条向耕种管收、产后加工等环节延伸势在必行。”

在朝天区委、区政府的助力下,英明农机合作社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农资仓储库,购置了蔬菜清洗、分拣、包装等初加工设施设备,逐步建立起“机械+技术+加工+销售+服务”综合农事服务。现在,英明农机合作社完成了从单纯机械作业服务到采购、育苗、作业、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转变,可全方位、全流程、多渠道提供综合农事服务。

“过去,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现在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加之有英明农机合作社提供的‘保姆式’服务,安逸得很。”杨文志感慨地说。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这种多元化精准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农户信任我们。”陈永明说,英明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123户,通过示范带动推广,与6家农业公司、20家专业合作社和25个村的1000余户农户签订了农机作业协议,年机械作业面达3.6万余亩。

2021年1月,陈永明当选为望坪村党支部书记。“身上的责任更大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加入我们,让农业节本增效,让生产更轻松,带领群众走好乡村振兴路。”展望未来,陈永明信心满满。

特约通讯员陈贤凤/文英明农机合作社供图

$[page]$

观察

聚焦“四破”走好农业“合作”路

作为覆盖面较广、涉农人口较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特别是各级示范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发挥出积极作用。然而,从整体来看,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发展零散、模式传统、实力不强,甚至“空壳”等情况。如何破解发展短板,助力合作社整体提质增效,值得深思。

强整改破“空”

在丽江市一家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按照社员名单随机电话联系了周边村组的几位社员,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合作社还在吗?不是早就散伙了吗?”该合作社理事长马先生无奈地表示:“社员人心不齐,我也确实没有组织好大家开展生产,没按制度办事,合作社现在只剩一块牌子,生意都是我自己在打理。”

类似这样名存实亡被业界称为“空壳社”的合作社,在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并非个例。据了解,一些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三会”制度不健全,导致合作社生产经营不正常,加之个别理事长不“理事”,社员人心不齐,导致合作社名存实亡。同时,有的合作社是涉农企业为得到更多扶持而以“公司+合作社”的名义创办,表面上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并未真正生产经营,社员则是村民挂“空户”。

针对上述情况,云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崔江红表示,进一步强化督查整改和甄别清理“空壳社”十分必要。2022年,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大关、通海、砚山、凤庆、宾川5县累计注销504户“空壳社”,力度亟待加大。同时,要积极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治化、规范化发展的相关规定,培养懂法规、善经营、会管理的理事长,吸纳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社员,进一步畅通上级有效监督监管机制,杜绝“空壳社”产生。

树典型破“弱”

记者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了解到,总体来看,云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庞大,但整体实力普遍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主要体现为闯市场极度依赖龙头企业,很难“单飞”。同时,合作社本身的服务、技术、物流、产品品质等普遍不强。

如何提高合作社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业内专家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既要勇闯市场,又必须严格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和限制来发展的市场主体。因此,既需要不断发展创新,又不能彻底“任性”地走“去农民化”和全面企业化的路子。

对此,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积极选树国家级、省级示范社等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和带动,探索联合社、合作社联盟等发展路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蒙自市石榴种植面积大、农民合作社多,为解决过去各合作社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近年来,“蒙生石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自身技术和上级扶持政策优势,联合当地其他合作社一起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通过整合各合作社的资源优势,不但实现生产统一,还打造出物流和电商板块,走上了合作社集团化发展路子,合作社实力和闯市场能力大大增强。

集约化破“散”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云南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近7万家,相当于云南每个行政村约有6家。

然而,偌大的发展基数,却未能真正产生强大的集约化效应。记者了解到,一是因为云南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初,曾提出“先发展后规范”的思路,导致合作社在产业发展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存在散乱的情况;二是云南农业产业众多且发展零散,导致合作社散小弱。虽然多年来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产业布局上进行了调整,但合作社集约化程度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善。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许玉贵认为,合作社的发展固然应当契合特色产业的布局,但更应该通过生产的高度组织化优势,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可采取合作社联盟的方式,扩大优势产业的集约化生产,进而推进合作社之间的整合和发展,形成集约化效应。此外,还可探索和壮大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通过一个服务社与多个生产社结合的方式,强化合作社的集约化效应。比如,保山市通过成立“合作社服务中心”,按照一定比例,设置若干生产型合作社+一家或多家服务型合作社。生产型合作社专职生产,服务型合作社专职拓展财会、人才、市场、技术和监督等服务门类,当好“管家”,有效提升了区域内合作社质量和依法办社标准,保障了社员利益。

创模式破“慢”

据了解,云南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在发展壮大中“步伐慢”。其主因是发展模式传统,社员受益有限,导致社员生产积极性不高。

兰坪县某特色产业种植基地一家合作社中的几位社员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不但曾拖欠地租,而且年底还用分红来抵扣社员在基地的务工工资,导致大家都不想再合作。记者了解到,这种情况虽不具有普遍性,但出现这样的问题,对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

“社员参与返利、分红,通过劳动获取务工收益、取得土地流转收益(地租)等为核心的联农带农模式,是合作社建立和发展的硬指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破解社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社发展慢等问题,就得依法依规监督合作社全面落实法律规定,严格保障社员依法享有返利、分红等权益。同时,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社员发展积极性。在这方面,云南也有一些成功的探索——

在孟连县,由基层党组织领办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以土地入股和管护务工的形式参与牛油果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利润以“334”分成,入股农民除获得地租外,还能通过村集体收益获得亩均6000余元的分红,再加上管护务工的收益,社员年人均获益超过1.4万余元,多则达10万余元。较好的收益不仅激发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还促进了合作社发展,并带动牛油果产业全面提质增效,此创新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本刊记者 刘宇/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特别关注走好农业合作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