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正文

盈江县:以鸟为媒走出乡村振兴旅游致富路

2023-12-19 17:28:48  来源:云岭先锋网

近年来,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石梯小组生动实践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脱贫致富“双赢”的路子,实现了“五个蜕变”,被列为全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示范村之一。

“旧习惯”变“新理念”。石梯村85户363人,是一个景颇族、傈僳族聚居的边境直过民族村,长期靠山吃山、刀耕火种的粗放开荒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周边形成大面积“光头山”和“黄土地”,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改变现状,当地党委、政府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组织党员、妇女、“草根民嘴”等,采取“汉语+民族语言”、小品歌舞等形式,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进寨子、进农家、进田头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让群众主动放下了“油锯、斧头、砍刀、兽夹”等赖以生存的“家当”,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中,实现了“旧习惯”向“新理念”的蜕变。

“小麻雀”变“金凤凰”。为让老百姓“靠山吃山唱山歌”而不是“坐吃山空闲等着”,政府鼓励引导当地村民进行农业旅游,建立鸟类监测点并担任志愿者,提供餐饮、住宿和配套服务,让农民通过旅游和观鸟赚取收入,开辟了一条靠生态致富的新路子。村内建设了40多个鸟类监测点,每年接待观鸟游客达2万余人次,每个监测点实现1万元以上的收益,村民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8000多元,观鸟产业带动直接经济收入1000余万元,参与的每户年收入可达15万元,实现了“贫困户变鸟导游”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蜕变。

“狩猎人”变“护鸟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观鸟服务,当地群众收获了“第一桶金”,尝到了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甜头”,保护鸟类和动植物的意识显著增强。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石梯生态环境得到修复,消失百年的花头鹦鹉、鸟类中的“大熊猫”红腿小隼等越来越多的野生珍稀鸟类回到这里筑巢安家,“人鸟相依、天人相谐”的美景让越来越多的观鸟人慕名而来,石梯被观鸟人称为“中国犀鸟谷”和“观鸟圣地”,村民从过去的“打鸟、捕鸟人”蜕变为现在“爱鸟、护鸟人”。 

“砍树人”变“护林人”。为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石梯村成立了护林队,定期开展巡护,充分发挥“前哨员、信息员、巡边员、护林员”作用,筑牢生态保护防线。将保护生态环境内容纳入党员积分、“最美+”等评选活动,“捕鸟、砍树,发现一起扭送一起;随意开荒,责令恢复,处罚2000元交村民理事会,并上报相关部门;对主动上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情况的给以200-2000元奖励”等生态保护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保护生态成为村民行动自觉,实现了曾经的“砍树人”向“护林人”的蜕变。

“穷山沟”变“幸福窝”。往日的石梯穷乡僻壤、交通闭塞,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达50.5%。当地党委、政府向生态要效益、让资源变资本,与群众一道保护环境、修复生态,走出了一条“以鸟为媒,把青山装进钱袋子”的好路子,贫困发生率降到了今年的1%以下。为鼓励群众继续走好生态致富的路子,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家家户户建起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幸福安居房,村民的脸上洋溢着美好生活赋予的满足和幸福。如今的石梯村是德宏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示范点,也是盈江县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强边固防的示范点,成为中缅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盈江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谭江华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