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观察  >  正文

云南“以竹代塑” 引领绿色发展

2024-05-17 11:21:48  来源:《云岭先锋》2024年第5期

推进“以竹代塑”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云南如何发挥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做大“以竹代塑”蛋糕?

2022年11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倡议,在全球深化“以竹代塑”合作,更好发挥竹子在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以竹代塑’产业”。云南为何要推进“以竹代塑”?如何推进?在此过程中还面临哪些挑战?

“以竹代塑”前景广阔

塑料袋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治理白色污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0年1月发文,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也不断升级“限塑”措施。随着“禁塑限塑”趋势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竹代塑”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以竹代塑’的提出,为减少塑料污染带来的环境与健康的威胁,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希望之路。”在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理事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看来,治理塑料污染一方面在于回收废塑料,另一方面在于从源头上减少塑料使用,找到塑料的替代品。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指出,鼓励减少塑料消费,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制品,“以竹代塑”便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替塑创新举措。

“与塑料制品相比,竹子韧性好、可塑性强,生长周期短,易种植,具有替代塑料的天然优势。同时,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可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董文渊说。比如,用竹浆制作的一次性餐具,在餐饮外卖市场供不应求;竹缠绕管廊等产品,已在一些市政工程中推广应用;竹制集装箱底板防水且不易断裂,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在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下,竹子正因科技赋能而创造更多替代塑料的可能。

在昭通市大关县举办的2023年筇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一家新材料企业展出了以竹为原料生产的地膜、餐盒等产品。“展出的产品正是公司‘以竹代塑’的探索之一。竹纤维做的农业地膜可以完全实现生态降解,能有效解决传统塑料地膜污染土壤的问题。”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也为全国各地发展“以竹代塑”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

就云南而言,“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治白色污染、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一根竹子到一件作品,不仅是竹形态的蜕变,更是‘以竹代塑’融入千家万户生活的体现。”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贤芹表示,国家印发“以竹代塑”行动计划,对公司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以竹代塑”云南家底丰厚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共有本地竹类20属82种,是云南乃至世界竹类植物分布较为集中、种类组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大有可为。”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程师刀蕾建议,云南省应立足优势资源,推动“以竹代塑”发展见行见效。

放眼全国乃至全球,云南具有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云南省共有竹种39属282种,种类资源约占全国一半以上,现有竹林面积935.73万亩,尤其天然竹种类型、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董文渊说,云南竹子种类多、分布广,可以为“以竹代塑”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竹制品展示。大关县委组织部供图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云南各族群众将竹子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群众种竹、喜竹、用竹,将竹子“吃干榨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竹文化体系。如今,仍有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家里还保留着制作使用竹餐具、竹家具、竹渔具、竹器皿等传统,发展“以竹代塑”、推广使用竹制品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云南在发展竹产业方面区位优势突出,尤其作为竹资源丰富的昭通市邻近“中国竹子之乡”四川省宜宾市、“中国竹都”贵州省赤水市。“目前,宜宾、赤水两地正在加快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3个地方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董文渊表示。

“以竹代塑”需久久为功

在你追我赶的“以竹代塑”大赛场中,云南省该如何拿出破“竹”之势?一些竹资源丰富的州(市)已开始谋划“以竹代塑”工作。比如,德宏州印发《关于启动“以竹代塑”行动工作的通知》提出,培育具有发展潜力、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等。但实际上,云南在发展“以竹代塑”上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在我省部分地区,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竹子采伐成本高,农户存在“不愿采、不想采”的情况。昭通市大关县木杆镇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一吨筇竹为例,砍伐、装车、运输等环节的人工成本近450元,而每吨竹子平均市场价格不到600元,收益较低。对此,有专家建议,改善竹子重点产区的交通条件,提高竹林采伐、运输环节机械化水平,引进企业就地建厂,将竹子加工成半成品运输出去,以降低原材料砍伐成本,提升附加值。

此外,生产成本高也是制约竹制品广泛替代塑料制品的关键因素之一。以竹纤维一次性餐盒为例,目前由于产量和规模较小,以及流水线终端制品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制作成本仍居高不下。相较而言,一次性塑料餐具有规模化、批量化程度高等优势,成本更低。以一个25克的一次性餐盒为例,竹制餐盒的成本要比塑料餐盒成本高出2至3倍。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从盈利角度考虑,成本更低廉、技术更成熟的塑料制品仍是首选。

“竹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们只能做到半自动化,很多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因此,只有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上发力,才能做出规模化、低成本、高品质的竹制品。”欧贤芹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科技创新支持,组织开展“以竹代塑”相关科研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设计,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从而生产出物美价廉的竹制品。

对此,刀蕾建议我省建立省政府统筹、省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州(市)突出自身优势的一体推进工作体制机制,一盘棋推动“以竹代塑”行动。制定具体政策鼓励和支持“以竹代塑”发展,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着力建立完整的“以竹代塑”产业链。

董文渊表示,“以竹代塑”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当前,江西、浙江、四川等多个竹资源大省均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助力当地竹产业突破瓶颈、转型升级。同时,他建议我省及早研究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刊记者 杨旭东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竹代塑引领绿色发展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