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医疗团队的故事

2021-12-29 17:04:41  来源:2021年第12期《金色时光》

胡竹林团队:创新眼科诊疗新体系

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原云南省红会医院)眼科门诊和住院部,经常能听到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方言,这其中既有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有前来参观学习的医护人员。这家三甲医院虽然地处西南边陲,但其眼科在201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发布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眼科第13位,技术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在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中,由眼科主任胡竹林主导的“基于技术创新的眼科疾病手术治疗体系构建及国内外临床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

胡竹林(中)团队在进行眼科手术

临床实践打基础

“这次我们申报的项目,其实是由9个不同手术技术层面的创新优化组成。”胡竹林说,自2000年开始,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潜心研究白内障、青光眼、眼眶病等9种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手术效果差或复发率高的眼科疾病,均取得突破,提高了手术质量及临床疗效。近年来,胡竹林团队尝试将这些已经构建成治疗体系的技术在云南省内外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对这9项创新成果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它们均来自于临床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这其实是胡竹林踏入医学院大门就一直在追寻的目标。1983年,胡竹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因为家境贫寒,他靠奖学金、助学金、亲友同学的资助和假期打工收入完成了大学五年的学业。因校园生活过于艰苦,同学们给胡竹林起了一个外号“苦瓜”。但毕业时,同学们口中的“苦瓜”依靠过硬成绩,成为当年临床医学系唯一留昆的男性优秀毕业生。

毕业后,胡竹林以扶贫队员身份来到瑞丽市医院外科工作,协助当地医生从事外科手术。那一年半的历程,让胡竹林收获颇丰,也找到了努力方向:“因为医疗条件有限,那时没有明确分科,我作为医疗助手,从头到脚的手术都参与了。”丰富的外科手术经历,进一步夯实了他的医学基础,看到许多被眼部疾病折磨的病患,让他坚定了在眼科疾病诊治方面做出成绩的决心。

1990年,从瑞丽回到昆明后,胡竹林成了云南省红会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但与一般医生不同的是,他更喜欢“动手”。“当时我不太爱坐诊,没事就往实验室跑。”胡竹林认为,为提升手术效果,有些眼科手术可借用其他外科手术中的先进理念和设备,但自己缺乏独立操刀的能力和勇气,只能先在一些小动物身上做实验,“那时的实验条件很艰苦,很多做实验的小动物由其他单位赠送,想找一只来做实验很难。”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水平,1996年,胡竹林考取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研究生,在5年的硕博连读期间,看病、观看并参与手术、上课、带教、做科研成了胡竹林生活的全部。

实践出真知。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经验,让胡竹林在以后的“传帮带”中,更注重修正或提升诊疗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流程或手段,为之后的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突破出佳绩

2001年,胡竹林博士毕业,当时有多家单位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回到了原单位,他想用几年所学为家乡百姓解忧。2003年,胡竹林担任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当时该科室有19名医生,但仅有他一名博士、主任医师。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截至2020年底,该科室共有78名医生,其中博士21名、主任医师13名,年手术量从原来的约2000台增长至2.8万余台。

“手术做得越多,遇到的疑难危重患者就越多,进一步倒逼我们提升技术,建立完善的诊疗体系。”胡竹林以“左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技术”为例指出,这项从国外传入的技术,是按照西方人做手术的习惯,右手持超乳手柄(仅完成20%的动作),左手持劈核刀(要完成80%的动作)进行手术。该技术传入国内后,很多医生对该技术的用手不习惯,特别是涉及一些精密度要求极高的手术时,手术过程很不顺手。为发挥国内医生使用右手的优势,充分掌握好该项技术,胡竹林不仅通过实操解决了这个难题,还将每一步进行细化,发明了左手超乳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在云南各个州(市)医院得到广泛应用,且反馈良好。”胡竹林说。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性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项国际性难题。传统的治疗办法是先去除婴幼儿的白内障,等孩童长到一定年龄后,再为其安装人工晶体,但这会对儿童的视觉系统造成较大伤害。经过多年研发,胡竹林团队首创使用“I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白内障技术”,帮助婴幼儿白内障患者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视觉系统发育关键时期快速恢复,为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带来“希望之光”。该手术方法被奥比斯(国际眼科飞行医院组织)的全球合作单位用于儿童白内障治疗,也获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加上引入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了我们的技术创新。”对于未来,胡竹林希望,在相应疑难复杂疾病的手术诊治中继续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临床科研平台建设。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郝亚鑫/图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医疗团队故事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