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走近云南社工

2021-08-25 17:20:28  来源:《金色时光》2021年第5期

云南社工的实践之路

昆明市太和街道社工教老人使用手机活跃在基层的社会工作人才

尽管社工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日益提升,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容易将社工与义工、志愿者等混为一谈。事实上,社工强调“助人自助”,是一项有薪酬待遇的职业,与另外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一定规模、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据了解,随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在2021年6月底前,云南将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如今,云南社工的人才培养和发展情况如何?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活跃在基层的社会工作人才

4月9日下午,在昆明市官渡区太和街道社区发展治理创享中心,社工正在手把手地教社区老人使用微信。与此同时,中心运营负责人张军艳前往太和街道云铝小区,与部分老年居民代表商讨打造“互助式养老食堂”的可行性。2018年,太和街道在官渡区委、区政府“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指导下,建立了太和街道社区发展治理创享中心。目前,该中心培育社区自治、共治服务项目23个,覆盖院坝自治管理、公共空间微改造、特殊群体福利服务等社区治理领域,服务2万多名社区居民。

“在我国,社会工作是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运用专业的能力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帮助的社会服务。”云南省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副处长李春辉指出,社工的作用是整合社会资源、缓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提供社会支持。李春辉认为,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目前,云南省已孵化出300余家社工服务机构,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为有需要的群体提供专业服务。比如,文山州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武定县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是留守儿童等。

据介绍,云南的社工组织主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基金会和爱心企业资助等形式来维持运作。为满足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服务需求,政府部门摒弃对公共服务项目包揽、包办的传统做法,通过政府财政购买服务的方式,择优遴选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比如,在倡导“居家养老”的背景下,部分地区选择购买社工服务,由社工组织安排专业人员上门,对高龄、独居老人提供陪护、聊天等服务。

探索基层社区治理新模式

社区老人需要上门服务,流动人口亟待安全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渴望课外活动……这些事,政府想管,但过于细碎,管理不便;社区想管,但人手不足,力不从心。为此,云南省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以昆明市西山区为例,西山区早在2014年就开始推行“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以社区为服务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为服务手段,通过社会组织进驻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定制化服务。

昆明市西山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孵化培育出32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据昆明市西山区民政局基层政权社区治理科科长李淳介绍,金碧街道复兴社区、永昌街道华昌路社区、前卫街道广福社区是西山区首批“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试点社区。每个试点社区建立一个社工站,配备3名专业社工,投入经费15万元,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其中,广福社区引入绿砖瓦城乡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公共文化学校的社区骨干,创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家长学校”为基础,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5个居民自治组织落地社区,服务居民。目前,西山区累计实施“三社联动”社区治理创新项目98个,累计服务居民近百万人次,构建社区治理新局面。

“其他相对成熟的模式还有‘三区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和‘牵手计划’。”李春辉介绍说,“三区计划”于2013年在云南实施,截至目前,已有40余个县(市、区)选派700余名社工专业人才提供服务。“牵手计划”由民政部组织,协调上海等地专业能力强的社工机构,在云南省选择20个社工机构“牵手”,联合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社会工作服务。

201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的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正是“三区计划”扶持项目之一。2014年,鲁甸发生6.5级地震,鲁甸县火德红镇赵家院子社的大学生张娥与李明华、兰金勇、铁发用等返乡大学生组建团队,在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等专业人员带领下,参与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组织的抗震救灾工作队。灾后重建完成后,团队却不忍离去。“我们希望通过服务农村‘三留守’人群和其他弱势群体,与村民共建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社区文化多元、人际关系和谐、精神风貌良好的美丽乡村。”张娥和同伴自此扎根山村,于2015年6月注册成立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7名成员的努力,团队摘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乡村守望者”项目银奖。

积极解决人才流失等问题

经过坚持不懈的推动和发展,云南涌现出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先进典型,向荣和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主任兰树记分别荣获云南省第四、第五届“兴滇人才奖”,无疑为广大云南社工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多年来,社会各界常把社工比喻为“社会医生”,将其视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者”,甚至“终结者”。不过,即使是资深社工,面对褒奖依然感到心虚。一方面,社工没有得到较高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没有获得理想的职业收入。鲁甸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也曾因为经费不足导致机构难以运转,有的社工觉得,在小山村里“看不到希望”,陆续离开。

好在也有“新鲜血液”不断加入。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拥有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水平证书人数达6880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数达到7.39万人,进一步壮大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即便如此,社会工作人才数量仅占全省工作人才总量的1.4%。“这个数据不尽如人意。云南在岗的社工站数量不够,质量也不高。”在李春辉看来,目前,政府和社工组织协同合力的理想状态还没有真正形成。在社会工作推进过程中,经费紧缺的情况普遍存在,社工待遇得不到保障,造成人才流失。

云南省高度重视,并从政策层面逐步解决难题,力求建设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2014年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此后,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部门印发《云南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各领域的配套制度,对《意见》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细化和落实。从2012年起,云南省还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兴滇人才奖”评选范围,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社工人才的氛围。

2021年3月25日,云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第一次调度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明确,云南省将确保2021年6月底前,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目前,云南省已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585个,并成为全国17个明确有资金保障的省份之一。“成立乡镇(街道)社工站,既是破解基层力量薄弱这一长期制约民政事业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对各方资源的整合。”李春辉强调,只有把人员、资金集中起来,实现优化配置,才能将社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 张 娥 /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走近云南社工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