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不负新时代重托——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录(上)

2022-08-22 18:47:45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8期

秦选:生产一线的能工巧匠

秦选在检查设备。杨锡畅 摄

今年53岁的秦选已在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综合维修组工作了33年。作为综合维修组组长,他常年给公司各条生产线上的设备“治病”,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后,秦选表示:“我要把生产一线工人的精气神带到盛会上。之后再把会议精神带回生产一线,鼓励大家脚踏实地好好干。”

从“菜鸟”到大师

1989年,秦选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原易门矿务局技工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后,便到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维修工。为多学技术,秦选总是跟在师傅冯盛康身后,给师傅递工具搭把手,边帮忙边学习。每天回到宿舍后,他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在本子上。

长此以往,秦选养成了记录的习惯,他把维修组不同师傅的维修技术要点和经验都记录下来。多年后,他还以此为基础整理了十几册实用机械维修方法,成为公司维修人员的必读“宝典”。

拜师学艺一般需要3年时间,但因师傅少、新员工多,秦选跟了师傅1年多就“自立门户”。看着一台台两三米高、近10吨重的机床,要靠自己独立完成维修,秦选急得想打退堂鼓。但师傅冯盛康鼓励他说:“放心大胆地修。”

秦选硬着头皮,拿着一本厚厚的维修工艺和检验标准书籍,稍有空闲就争分夺秒地熟记,碰到难题就找师傅请教并认真记录。就这样,初出茅庐的他与有着多年“疑难杂症”的设备“死磕”。

生产设备对全公司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任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都有可能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通宵达旦抢修设备,对秦选来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为完成一个紧急维修任务,他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

经过多年历练,秦选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特级技师,还被公司聘为辅席制造师。同事遇到设备维修难题总是第一个找到他,大家都说:“秦大师经验丰富,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他。”

从维修到改造

随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司引进了许多进口先进设备。4年前,公司加工中心的进口主轴频繁发生故障,每次都需送到外国公司指定的专业维修中心维修,不仅维修周期长,而且维修费用高。作为维修人员,秦选心想:“为什么别人能修,我们不能修?”在他看来,随着公司智能制造的推进,进口设备会越来越多,如果全部依赖委外送修,那将需要巨额的维修资金。

于是,秦选主动请缨,成立了一个专项攻关小组,摸索进口主轴维修的方法。但关于进口主轴的技术资料寥寥无几,仅能找到少量外文资料。虽然攻关小组找来了翻译帮忙,但因涉及大量专业术语,这些资料的作用并不大,大家只能自己琢磨。

秦选带着攻关小组成员对主轴整体结构仔细分析,解剖了一根主轴进行实物研究,还想办法自制出多套专用修理工具。经过不断地尝试,他们终于掌握了多种类型主轴的维修方法,一举打破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

除设备维修外,设备的创新和改造也是秦选近几年的工作重点。2016年,公司新引进了一条新型发动机装配生产线,但其产能逐渐跟不上公司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秦选带领团队对其进行技术攻关,重新改造设备,将这条生产线的生产速度由原来的120秒/台,提升到72秒/台,节约改造资金200多万元。这次创新改造中,秦选和团队还申请获得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类似提升产能的改造项目还有很多,有的创新改造甚至还引来了设备生产商的研究学习。谈起这些成绩,秦选总是强调:“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我们一群人一起完成的。”他说,“技能大师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团队,而劳模精神则是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本刊记者 杨锡畅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