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里:香了村子 甜了日子

2023-09-25 16:24:53  来源:云岭先锋网

七月的荷花里被荷花包围着,放眼望去,村边的荷塘里千朵万朵的荷花开得还魂一般,让人忍不住地从心头生出爱慕来。中国的古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夏词》: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这李重元是个懂生活的人,居住环境也是一等一。自家院子的小池塘中,风中的水草烈烈有声,雨后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弥漫整个庭院。在夏日炎炎中,还可以来上一份早就放在井里用冷水冰镇过像冰雪一样清凉舒爽李子和瓜。在赏荷的同时,还有冰镇瓜果享用,真是一种享受。周邦彦《苏幕遮》里写道: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在周邦彦的眼里,初升的太阳晒干昨夜落在荷叶上的雨水,浮在水面上的荷叶碧绿圆润,晨光中一朵朵荷花迎风昂起头来。这又是另外一幅风景,或许,每个人眼中的荷,都不一样吧。周敦颐的《爱莲说》那可是读书的时候,老师要求背诵的文章,他那一句有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做人的基本准则。

穿过诗词的旖旎浪漫,一个夏日的午后,荷花里刚巧下过一场雨,落入荷叶里的雨珠似一粒粒闪光的珠宝,照耀着明艳艳的荷花,美得就似一幅画啊。回头看,国人不爱荷花的,怕是不多吧。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开在荷叶之上,迎风弄姿,真是应那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日曲靖陆良三岔河的荷花里池塘中呈现的不就是诗中的西湖景象吗?

这样美丽的地方,谁会不想来呢?可是,在荷花里还叫清河社区的时候,这里却是谁都不想呆的令人生厌的地方。彼时的荷花里辖岩东、岩西2个自然村,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地处坝区,但人均耕地只有0.49亩,绝大部分劳力只有依靠外出打工挣钱。11个居民小组1088户人家全部居住在杜公河两岸,村庄布局杂乱无序,违章建筑比比皆是,入户通道狭窄昏暗,卫生状况更是令人担忧,房前屋后的露天茅厕数不胜数,蚊蝇飞舞的臭水沟随处可见,俨然一幅“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可怖画面。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因为建设不完善,深深的巷道更是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地方,昏暗的巷子里头垃圾遍地、酒瓶成堆,瘾君子三五成群地蹲在墙角,偷盗打砸、乱涂乱画成为常态。居住环境相当恶劣,有点能耐的人家,都想方设法地搬离这里,去了城里居住,剩下的大多是些老弱病残穷,没法离开故土的人。

高欣,陆良县三岔河镇人,1994年8月参加工作。原先担任社区监督委员会主任, 2021年1月,高欣被选举为清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当选后,新的工作到底如何开展?究竟该从什么地方入手?高欣陷入了沉思。对清河社区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的他,清醒地认识到,对于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清河社区而言,“土里刨金”增收致富不现实,依靠大拆大建改善村容村貌行不通,兴办经济实体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想得他头疼脑胀,到底该怎么办呢?他一趟又一趟地去到村里,去走去看去想,在反复调研思考后,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妄想,饭总得一口一口得吃,事也需要一件一件地做,高欣认为安居才能乐业啊,那就先从改善人居环境出发,先把人留住再说吧。

想做事,得有钱啊,没钱成了第一个拦路虎,高欣想,自己不能因为有虎就退缩吧,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来。他利用爨乡创业先锋贷的政策,自己带头以个人的名义先贷款五万元,用于集体使用。才开始,大家都认为高欣怕是疯了吧,哪有自己贷款给公家花的道理,无法理解他这种疯狂的举动,高欣就一次又一次地和大家推心置腹地讲村里的居住环境改变带来的好处,最终,大家理解了他,开始用自己的行动来支持和声援他,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共贷款30多万元,准备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土地对于农村人来说是无比精贵的,自古以来都是寸土必争的。那个三尺巷中“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故事,在这里也仅仅只是个故事而已。那是别人家的故事,与己无关,若是谁要动了自己的一寸土地,断是不会轻易答应的。明眼人都知道荷花里需要拆除隐藏安全隐患的7处半截墙和126间破房乱屋、影响环境卫生的28个露天茅厕、堵塞交通的8处违章建筑,涉及的人家多达151户,很多人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态等着看高欣的笑话,涉及到被拆的人家都持观望态度,迟迟不肯轻易松口让步。

怎样才能消除前进中的“绊脚石”,高欣便采取“责任到人”“包干到户”的办法,将社区干部统统“撒”下去,联手居民小组长、老党员、老干部和有威望的“乡贤”们一起登门入户做工作,谈形势、讲政策、言利好、说希望,硬是磨破了嘴皮、说尽了好话,终于在和风细雨中把“拆”的问题逐一解决。

大变样的村子引来了众多的目光和肯定,荷花里也迎来蝶变转身的大好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那么怎么样才能迈向共同富裕?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李小云教授多年来在中国云南、湖北,坦桑尼亚等地开展基层扶贫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大量扶贫方法、理论、模式等。李小云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和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农民的福利水平,乡村产业发展要聚焦农民就业,这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核心。

在各级领导的牵线搭桥下,荷花里进入到李小云团队的视线中,协商之后,双方顺利签约。经过李小云团队的考察和论证,荷花里地处城郊结合处,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有越来越多的不城不村的村庄,怎么样才能让它们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呢?于是李小云提出了提出五个融合的理念,提出城市里的乡村,乡村里的城市。还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建一栋美丽的楼,也不是建一条美丽的路,乡村振兴是一条很长的路。核心是确保农民为主体,让留在乡村的人体面地生活。希望这个项目能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22个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点、可复制、具有曲靖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自此,荷花里成为了乡村里的城市的城乡融合型陆良乡村振兴的样板。开始了蝶变之路。

2021年5月,承载着上级领导和村民美好希望的“荷花里”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共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重点围绕改造人居环境作文章,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半截墙、破房乱屋、露天茅厕和违章建筑,开挖和疏通污水排放的大小沟渠,铺筑连通农家各户的水泥路;第二阶段是植入相应的文化元素,重点打造充满乡土气息的“百花巷”“农耕巷”和“拾遗巷”;第三阶段重点围绕增收致富出实招,动员群众利用自家的便利条件发展旅游经济,想方设法破解“空壳村”难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荷花里”项目一经启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接踵而至。首先,建设“荷花里”需要不少的资金,但钱从哪里来?为了解决钱的问题,社区党总支书记高欣可谓绞尽了脑汁。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上千万的大项目。无可奈何的他悄悄地背着妻子,私下又到银行贷款37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加上前期的几笔贷款,光他个人的贷款就高达45万元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区干部们看到书记都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了,也纷纷不甘落后,想办法你筹措3万元,我筹措5万元,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筹集到了70多万元资金,保证了项目前期的顺利实施。

有了钱的高欣迅速行动起来,在重点路段和相关区域安装了250盏路灯,硬化了2.7公里村庄巷道,设置了95个垃圾分类收集箱。在此基础上,运用全新的网格化管理手段,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绿美村庄建设活动中来,变“裁判员”为“运动员”,变“观望者”为“实干家”,家家户户室内室外清扫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空地上变成了赏心悦目的小花园、小果园和小菜园。

陆良三岔河镇党委、政府和陆良县委、县政府又及时组织了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进驻清河社区,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要资金,相继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全力以赴推动“荷花里”项目早日开花结果。

有了带头人,就会有追随者。当地村民们谁会不愿意住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呢,大家集思广益,动手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当地学校的老师们发挥各自在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擅长,共同描绘荷花里的幸福美景。村民们听说打造“农耕巷”和“拾遗巷”需要许多凝聚乡土、乡味、乡韵、乡愁的传统老物件,纷纷把自家废弃或者不大用的犁耙、风箱、石磨、石缸、草席架子、簸箕、蓑衣、斗笠等捐献出来,一下子把“农耕巷”和“拾遗巷”的岁月沧桑感和时代烙印感氛围烘托得淋漓尽致。在村史馆征集老物件的时候,那些个老供桌,老木箱也来到了村史馆,村民们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以其放在家里落灰,不如放到村史馆,让大家都能看看,了解了解村里的历史,这多好啊。

短短半年时间,原属于清河社区的岩东村旧貌换新颜,崭新的荷花里就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风情万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百花巷”里,垛在地上、挂在墙上、吊在空中的月季、玫瑰、凤仙、绣球、多肉植物等数十种花花草草,在微风吹拂下尽情地摇曳,百花绽放,百花香,百花巷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花巷”,一年四季,花开不败,花草们将干净、悠长的巷道点缀得分外妖娆,百花更是吸引了众多的爱美人到这里来打卡。“拾遗巷”里,一面面雪白的墙体上,绘画着形态逼真的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录音机“三转一响”等传统老物件,走过拾遗巷,立刻唤起了人们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好记忆。有人指着墙上的某一幅画面,和人诉说着当年的和这个物件有关的独特的个人记忆,久久不愿离开。“农耕巷”里,雕刻着岁月年轮的犁、耙、蓑衣、石磨、石碓、草席架等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件农具,书写着时空的转换,折射出岁月的沧桑。“村史錧”里,记录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从一幅幅有时代印记的图片资料和鲜活实物中了解到清河的昨天,展望清河的明天。

荷花里基本建成之后,名气逐渐打开,慕名而来的游客也一天天多了起来,在节假日期间,这里完全是一派人身鼎沸的热闹场景。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高欣就像喝了蜂蜜一样高兴。他暗暗思忖,荷花里既然接了地气、有了名气、聚了人气,接下来的就是如何利用这张名片创造“财气”,打好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吃喝住行等与之配套的“组合拳”,让乡亲们的钱包鼓起来。于是,他和同事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正面引导村民利用自家现成的房屋、庭院资源开辟“钱”景上来。通过一晚又一晚的真诚沟通,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开导,通过一桩又一桩的举例说明,黄盛海家的便利店办起来了,魏建红家的冷饮店开张了,王林家的餐饮店营业了,陈红林家的亲子体验錧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眼球。不到一年时间,荷花里的服务业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工商登记注册的突破100户,正式开张营业的有38户。眼看家乡发展变化如此之快,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把目光转移到了荷花里,信心满满地决定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李小云团队及时地为荷花里带来新观念新举措,荷花里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公司+乡村CEO+农民”的运作模式,创新“农民自主、乡村 CEO、公司+农民、公司+社会力量、招商入驻”五种经营模式,组建电商销售平台,实行“一码收费、即时返利、统管运营”的经营机制,吸引更多的群众返乡创业。

乡村CEO是个新鲜词汇,也就是农村职业经理人。这个词汇的诞生,也催生出一批脑子活、有闯劲、有能力的年轻人。杨雪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杨雪娇在第七届村级组织换届中因为人善良谦和,处事公正廉明,高票当选为新一届的居民小组长和镇人大代表,

杨雪娇并不是本地人,是从弥勒嫁到村里的,这一户本是清河社区平凡普通的人家因为独特超强的审美而变得并不普通。夫妻二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一起精心规划、设计、建造了“雪娇多肉小院”。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装扮得充满诗情画意,走进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园的春色,令人惊叹。花草树木合理搭配,多肉植物比比皆是,看着就让人爱不完啊。

早先杨雪娇作为巷子文化倡导的策划者,她用废旧轮胎,破旧不堪的船只,家里不要的瓶瓶罐罐等种植多肉,同时她还经常无偿为别人提供花草,热心地在栽培技术上予以指导,在她的倡导下,村里的环境美了起来,大家也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对杨雪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佩。也为她后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对于最开始李小云教授提出的“乡村CEO”的概念,杨雪娇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CEO是个什么东西?更不明白村上为啥要有CEO?这乡村CEO又能给村子带来什么变化?围绕着这个新鲜的职业,杨雪娇充满了好奇。学习能力很强的她像块海绵一样,飞速地接受着新鲜的知识,并被聘为荷花里的乡村CEO,然后跟着李小云教授的团队多次走出村庄,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察学习交流。在参加培养乡村CEO的活动中,组织方都会为学员配备高校导师和腾讯企业导师,为学员们提供现场指导。把乡村CEO经营乡村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组装到一起。杨雪娇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土地怎么流转、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利益联结机制怎样建立;跟着导师以村庄为案例,去了解景观性业态、服务性业态、经营性业态的布局和相互关系。通过多次的学习提升,开阔了眼见的杨雪娇开始思考,“乡村CEO”主要职能在于策划运营,结合乡村本地资源情况打造特色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吸引外界流量,实现乡村富裕兴旺。那么自己既是CEO,也是员工。如何让百姓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而自己目前只是做村里资源的梳理、村庄文化的调研、闲置资产的摸排、活动策划执行、剪辑视频等这些日常工作,离一名优秀的乡村CEO还很远,她暗暗发誓,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要做一名优秀的农村职业经理人,她知道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带领大家解放思想,开拓向前。才开始,没有人愿意听她的话,也没有人相信她说出来的美好愿景,大家都觉得,荷花里离集镇只有1.3公里,仅靠沿途的自然风光,能有多少人过来玩啊。开门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啊,这一投资岂能是三、五百块就能搞定的事情,苦钱多不容易啊,整不好就打了水漂,风险太大了,都纷纷摇头拒绝。根本没有人愿意开门做生意。觉得她是那种不花自己的钱“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人,就嘴上说说罢了。

村民不理解,不支持,成了杨雪娇面前的最大难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她利用闲置资源,带头干,亲自干,打造了第一家业态:甜甜水吧。在小院里种植多肉和花草,改造房间,营造氛围。当这个环境舒适,新潮酷炫的水吧成为网红小院的时候,一切的问题迎刃而解。俗话说:“乡看乡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源源不断的人流让村民不再观望,开始开窗、拆墙做起了生意,短短两个月,村民的收益变得非常可观了,大家对她也就更加信任了。

村民念吉仙8年来一直闲在家里带带孩子做做饭,没有工作,靠丈夫一个人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荷花里被打造出来之后,她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的小院里种植着一棵葡萄树,葡萄藤绿意盎然地爬满葡萄架,小院子里凉爽惬意。念吉仙打开了院门,就在葡萄架下摆上了桌椅,卖起了炸洋芋、炸火腿肠、炸豆腐的小生意,门口再放个冰柜,卖卖酒水饮料,每个月就能挣三千多块钱,念吉仙感叹到,做梦都没想到,在家就能挣钱了。她开心地说,从此自己不需要再向丈夫伸手要钱了,她自己的开销自己能挣到了。

顾正仙才嫁到村里的时候,觉得自己太倒霉了,家里的住房被露天厕所和臭水沟包围着,臭气熏天,苍蝇“嗡嗡嗡”的叫声让她沮丧心烦,那时候村里只有两条路可走。而自家门口的路,哪里能叫路啊,一下雨,泥滑烂路到脚都落不下去。她没能力搬离这里,干净鞋子都穿不上几天的糟糕的生活,让她望不到边。没想到的是村里改造之后,四通八达的路,每一条路都是干干净净的,她再也不用为踩脏了鞋子而闷闷不乐了。从前外出打工,每个月也只能挣个千把块钱的她,如今就在自己家门口卖卖砂锅米线,卖卖炸洋芋和矿泉水就能一天挣个几百块,这样的日子让她越来越开心,笑容也越来越甜了,她说,以前都觉得城里好,如今她觉得城里还不如自己村里好呢。

汤乔芬的手艺让到过荷花里的人都念念不忘。她的小摊前随时都坐满了来自师宗、曲靖、昆明等地的外地游客,汤乔芬会笑意盈盈地为游客们端上一碗甜蜜蜜的红糖木瓜水,被游客们称为“妈妈的味道”的木瓜水不但甜在游客们的嘴里,更甜进汤乔芬的心里。一开始,汤乔芬不理解村干部们为什么非要来游说她开门做生意,每次村干部们来的时候,她都板着个脸的大声说:“让开,别拦着我走路。”然后扬长而去。她觉得还是和丈夫去建筑工地挑沙灰打工钱来得实在,观念的禁锢成了一道难于逾越的鸿沟,“杨雪娇”们一直不抛弃不放弃的开导她,终于让她跨出了最为艰难的一步路,如今她的小院子被评为了“小三园示范户+最美庭院”,成了有果园、有菜园、有花园的标杆院子。她说。以前路都没有的地方,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干净舒适漂亮,这日子,越来越好过啦。

荷花里作为中国农业大学与曲靖市开展乡村振兴打造“清河社区—遇见·荷花里”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点。自启动以来,紧紧围绕传统乡村风貌改善、丰富农耕文化记忆、培育嵌入式餐饮业态等举措,村民自我发展的意识被唤醒,现已初见成效。目前,餐饮美食、民宿客房、产品营销、观光体验、文化娱乐、代步工具共计6类112个经营业态已全部投入运营,预计2023全年可创收800余万元,户均增收5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120万元。如今荷花里已成为陆良以及周边城市居民节假日主要休闲目的地。随着荷花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游玩、交流、考察、学习。

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云南提供有力支撑,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云南省绿美乡村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评选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省级绿美村庄,以此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200个省级绿美村庄评选中,荷花里以耀眼的姿态入选,也算是实至名归。荷花里也在乡村振兴之路上步伐坚定,越走越快。

通过乡村振兴的新举措,今天的荷花里已经茧化成蝶,展开美丽的翅膀飞翔。住在荷花里的孩子们都会骄傲地说自己住在荷花里,大人们纷纷感慨自己碰上了好时代,都说如今的日子可谓是幸福满满,又香又甜啊。走进这个“乡村里的城市,城市里的乡村”荷花里的人们,顿时会被眼前的靓丽美景深深吸引。蓝天白云下,规模连片的莲藕、茨菇、茭白等水生植物,在微风吹拂下散发出醉人的清香;成群结对的白鹭等水鸟,时而游荡在水面上,时而飞翔在天空中。更有大片的荷花盛开,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荷香袅袅,碧玉盘般的荷叶托举出一朵又一朵粉粉的、白白的、水水的、嫩嫩的的荷花,荷花在风里摇啊摇,摇醉了一池春水,摇醉了一个夏天,也摇出了荷花里的美好明天。

雅兰

责任编辑:王璐

相关热词搜索:荷花村子日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