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三个考古故事,带你了解不一般的“古云南”

2022-02-07 16:50:14  来源:2022年第1期《金色时光》

云南考古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云南史是独具魅力的篇章。

遗憾的是,史料对云南在唐代前,尤其是西汉前的记载寥寥无几、语焉不详。史书中,多以“唐虞时为荒服地,夏周时属梁雍域”一笔带过。在西汉大规模移民和中央政权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以前,云南境内为少数民族分布区,汉人及汉文化未能深入和影响该区域,加之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文字等原因,使后人对唐代以前的云南历史知之甚少。

近年来,随着云南考古工作深入开展,传说中曾辉煌一时的古滇国、句町古国等逐一掀开神秘面纱。鉴古,所以知今也。本期专题,我们精选几个云南重要考古发现及其背后的故事,让你了解不一般的“古云南”。

“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地——河泊所遗址发掘现场

神秘的“滇国相印”封泥

云南简称“滇”,源于2000多年前的“滇国”。关于滇国的历史,相关史料文献鲜有记载。多年来,古滇王国仿佛谜一般,流传于云南的传说故事中。不过,“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给古滇国附汉后的这段历史增添了新佐证。

带字的“泥疙瘩”

2019年的一天,在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的河泊所遗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发掘工作。负责洗土的工人们正在41号河道中清理90号灰坑,他们先仔细分拣一堆裹着泥土的文物土样,然后冲洗,再用软毛刷仔细刷洗,最后按编号分类装袋。这一系列工作,工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这里的考古发掘工作已开展了一段时间。

“滇国相印”封泥

自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谢端琚等人发现河泊所遗址以来,这里一直是考古专家关注的重点。不过,由于当时对遗址资料掌握不足、发掘条件和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未确定河泊所遗址具体范围,发掘工作一直未启动。直到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石寨山古墓群大遗址考古”项目启动,河泊所遗址就位列其中,这里的考古工作才正式启动。2018年10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晋宁区文物管理所对河泊所村东的地块进行发掘,面积共1800平方米。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露出田块、道路、水井、窑址等聚落建筑,陶瓦、玉石制品、骨制品等器物也相继出土。

“咦,这块泥上咋会有字?”一天,负责刷洗文物的工人突然注意到手上不起眼的土疙瘩有些特别。随后,这块印有文字的“泥块”被送到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手里。

端详许久,蒋志龙初步辨认出这“泥块”是一块封泥,上面有依稀可辨的“滇国相印”字样。凭借35年的考古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蒋志龙预感到这块封泥不一般。

那么,这块“滇国相印”封泥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这还要从“滇国”的历史讲起。

曾经雄踞一方的古滇国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时期,楚国大将庄蹻沿长江溯流而上,控制巴蜀、黔中地区后,继续向西南前行。来到滇池后,庄蹻发现这里土壤肥沃、水草丰美,就想回楚国报告情况。但此时巴与黔地区已被秦军占领,断了退路,他不得不留在滇池地区,与当地民族融合,建立了滇国,史称“庄蹻入滇”。这就是距今2000多年的“滇国”的来由。

滇国疆域并不广阔,大致包括今天的昆明市和东川区全部,曲靖与玉溪地区大部分,昭通及红河、文山部分地区。滇国大约存在了500年,但由于滇国没有文字,它的出现和消亡成了谜。据资料记载,古滇国有发达的青铜文化,考古学家先后在昆明、晋宁、呈贡、江川等20多个县(市、区)的40多个地点发现万余件青铜器。

汉武帝时期,汉朝使者买布帛时途经滇国,受到滇王款待。使者回到京城后告诉汉武帝,滇是大国,值得让其归附汉朝。后来,南越造反,汉武帝出兵平定并杀死各南夷国王,将南夷诸国设为郡,汉朝使者劝说滇王主动朝见汉武帝,但滇王不听。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滇国,滇王自知实力不足,举国投降,于是汉朝把滇国设置为益州郡,赐给滇王王印,让他继续统治当地百姓。1956年,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蟠龙钮黄金“滇王之印”印证了这段历史。

而汉武帝统管滇国后,如何管理滇国?滇国附汉后的政权模式、职官制度是怎样的?相关史料并未明确记载。而“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

 揭开封泥之谜

“滇国相印”封泥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汉武帝在赐给滇王王印后,还会有“滇国相印”?

拿到封泥后,蒋志龙带领团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利用科技手段等,对“滇国相印”封泥的材质、年代、作用、意义等进行了考证。

封泥,是一种保密措施。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在竹简上书写,为防止传递的书信被私拆,故在绳结开启处用泥封住,加盖印章。也就是说,封泥是使用印章的遗迹,“滇国相印”封泥的出现,直接印证了“滇国相印”本体的存在。

“滇国相印”封泥与同期出土的其他封泥一起证明,汉武帝在设立益州郡、赐“滇王之印”的同时,设立了滇相。滇相由中央任命,派驻滇国,下设派出机构,对滇国进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和职官制度。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滇中地区就已纳入中原王朝的行政管理体系。

在对“滇国相印”封泥的年代进行考证时,还出现了一个插曲:蒋志龙团队曾对“滇国相印”封泥年代出现过分歧,有人认为是西汉时期,有人认为是东汉时期,因为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无法确定设置滇相的具体时间。对此,蒋志龙团队使用科学技术手段,再根据同期出土物品佐证,对两种说法一再进行推敲考证,最终确认“滇国相印”封泥的年代为西汉。

虽然“滇国相印”封泥所用材质是普通泥土,但由于当时经过特殊技术处理,所以历经2000多年依然完好如初。目前,“滇国相印”封泥保存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如今,对“滇国相印”封泥的考证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对“滇国相印”封泥的出土地河泊所遗址的考古工作还未结束。河泊所遗址已被纳入石寨山古墓群一体化研究,国家文物局还将石寨山古墓群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古滇国真正面貌还未完全显露,现有的滇国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滇国故事,还有待通过考古专家对出土文物的考证不断完善。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三个考古故事了解一般云南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