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秦竹:传承“国医”经典造福群众

2021-01-20 17:21:30  来源:《金色时光》2020年第9期

秦竹(右)和“国医大师”张震

2016年12月21日,是云南省名中医、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秦竹永生难忘的日子。在当天举行的“全国名老中医张震研究员行医60周年学术思想传承”大会上,秦竹按照传统礼仪向张震敬茶、献花、行拜师礼,正式成为其学术传承人。“成为张老的弟子时间并不长,但他在中医药领域不断求索的研究精神及专业的诊疗技艺,时刻激励我全方位提升自己。”秦竹说。

当选“国医”学术传承人

在秦竹教授的手机相册里,专门设置了一个名为“拜师”的文件夹。每当翻看这些珍贵的照片,回忆起拜师时的场景,秦竹都会兴奋不已。“我站在台下鞠躬,张老端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将自己写的一套书双手递给我——礼成。”秦竹介绍说,拜师前,她与张震的接触并不多,只是从读书时便开始学习由张震创建的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理论,并多次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聆听张震的讲座。几十年来,秦竹都没有机会跟张震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探讨,更没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为他的弟子。

1928年,张震出身书香世家。考上大学后,其所学专业涵盖西医、中医。在潜心研究中医的基础上,张震以《黄帝内经》中“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为主导思想,开创了云岭中医疏调学派。“按我的理解,张老的学派理论基础可简单概括为‘百病生于气’。人的生理规律遭到破坏,即中医所说的‘气机’出问题,是致病的主要原因。”秦竹说,张震在诊疗过程中提出,中医中药必须扶持、支撑、改善人体已经紊乱的气机,才能使患者恢复健康。

在云南,拥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临床经验的中医中药研究者并不少,秦竹如何被张震选中,成为其学术传承人?在秦竹看来,这可能与自己和恩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相似密切相关。“比如,张老在诊疗过程中很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而我作为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心理学》项目,在多个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秦竹介绍说。

学恩师淡泊名利专注教学

秦竹

2017年6月,第三届“国医大师”名单公布,张震成为云南省首位“国医大师”,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唯一的“国医大师”。“国医大师”代表当今中医学术和临床科研的最高水平,是国家对张震多年从事中医工作的高度认可。在秦竹看来,尽管获誉无数,张震仍不辞辛劳地为云南中医药事业贡献光与热。

“县级医院想成立‘国医大师工作站’,他会亲自到场;各级单位主办专家讲座论坛,他也很少推辞;就连各地的专家义诊,他都尽量抽空参加,为患者排忧解难。”作为张震的弟子,秦竹多次陪同他参加义诊。在义诊现场,虽已年过九旬,但张震对待每一位病人都非常认真细致。“他给每一位病人看病,‘望闻问切’四个步骤一个都不少。在诊断和开方上,更是反复斟酌。”秦竹留意到,张震开的方剂通常药味不多,大多在15味上下,“他反复嘱咐我们,是药三分毒,一定要对症下药,不需要的药一定不要开给患者”。

除了在临床诊疗上作示范,张震也时常鼓励后辈提高医术。有一次,秦竹随张震去建水县开展义诊。午饭时,她以茶代酒,对张震多年来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他说我是他最骄傲的学生之一,还一连说出5项近年来我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嘱咐我继续努力。”秦竹说,她听完这番话的瞬间就感动落泪了,没想到自己的小小成绩和点滴进步,都被恩师记在心里。“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教学名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等荣誉我也获得过不少,都不及张老这几句话对我的震撼。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名称职的好老师。”秦竹说。

研究推广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张震的中医理论中,气机不畅、情志不遂是疾病的诱因。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他根据长期验证,形成了疏调人体气机汤的药方。作为张震的弟子及云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秦竹在2019年申报的《云南首位国医大师张震主要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传承与推广研究》省级基金项目获批,她带领团队用现代实验办法,通过大数据信息采集,对张震的10首疏调汤展开重点研究。

张震研究的疏调汤可对症治疗不同的疾病,这些汤剂配伍有什么差别和相似?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据秦竹介绍,她带的研究生中,有8人从事该领域的相关研究。今年7月毕业的2名研究生,针对疏调汤配伍规律发表了6万字的毕业论文,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秦竹团队正在收集张震在各大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并全部录入系统进行统计,以找出用药规律,供后人学习参考。此外,根据张震无偿提供的疏调汤配比配方,秦竹在临床诊疗中大量使用,用对比测试的方式分析研究使用效果。“最近5年,我的研究课题都主要围绕张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展开。”秦竹说,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是自己作为“国医大师”弟子的责任和使命。

“传承创新承仲景,旗帜鲜明鼓正气;勤求古训传兰茂,博采众方济世髓……”在秦竹写给张震的旧体诗《阴阳调和万年青》中,除了发自内心地为恩师送上祝福,同时也是为了鞭策自己,在中医药研究和临床领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