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云木香产业 如何壮大

2021-04-02 15:06:10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3期

兰坪县通甸村村民蜂石全家的云木香种植基地

云木香是云南特有的小众中药材,也是全国50个重点生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目前,产自云南的云木香占据了全国30%左右的市场份额。然而,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更新滞后、加工配套设施和技术缺乏、种植面积不断缩减等问题,亟待破解。

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怒江州兰坪县通甸镇通甸村平均海拔2000多米,山地绵延、溪水汩汩、森林广袤,地形和气候非常适宜发展云木香产业。几年前,当地致富带头人蜂石全带领村民开始规模化种植云木香。经过几年发展,因产品质量好、经营得当,加之市场需求旺盛,通甸村实现年均100多万元收益,为600多名村民带来了可观收益。

像这样的案例,在云南广大山区还有很多,特别是滇西北农村。记者从云南省农科院了解到,云木香在云南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明显发展优势。1935年,一位归国华侨在丽江地区试种木香成功,出产的木香因品质上乘、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被正式命名为“云木香”。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南开始规模化发展云木香。1990年,云木香被评定为全国50个重点生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从种植分布情况来看,目前全国云木香最主要的种植区是重庆开州等地和云南滇西北地区,两个省(市)所产云木香产品加起来占据全国云木香市场的60%左右,其中云南占据了30%左右。但是,云南云木香年产量不足2000吨(初加工干货统计数据),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省内外不少药企不得不从缅甸、印度等地进口或使用外省生产的云木香。

总体来看,无论是发展基础、自然环境,还是市场保有量等,云南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云木香发展优势。

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

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农户陈冬生,2004年开始种植云木香,最多时面积曾达300多亩。后来,随着云木香市场变化,当地不少农户逐步退出云木香种植,转而开始发展滇重楼等热门中药材。“2017年我退出时,周边已没有其他农户种植云木香了。”陈冬生说,当地云木香发展面积一直在缩减,最后村里就剩他一人在种,药材收购商嫌路远货少,不愿来收购,再种下去也是无利可图,于是他便转种其他中药材。

陈冬生的情况,反映了云木香产业的发展现状。据云南省农科院有关数据,云南云木香发展鼎盛时期是2010年前后,全省种植面积达50万亩。此后,随着市场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每年都有种植户退出,云木香种植面积持续缩减,到2017年,已缩减至10.46万亩。近几年,种植面积还有缩减趋势。

同时,由于缺乏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标准,各地出产的云木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千差万别,也没有叫得响的品牌,致使销售路子越走越窄。此外,种植方式零散传统,技术长期得不到更新,新品种少,生产标准不统一,“靠天吃饭”现象突出,加之加工基础十分薄弱,精深加工产品很少,导致产业整体发展层次低,瓶颈难突破,效益不尽如人意。

健全产业链是关键

据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会长苏豹介绍,从省级层面到各种植区域的主管部门,对云木香的总体发展规划布局、政策和资金扶持等都比较滞后。而企业和种植户在品牌、质量、技术、产业链等各个环节的建设中,以及市场的开发维护方面,也都明显落后于滇重楼等热门中药材。

目前,云木香产业仅靠种植户和少数企业单打独斗地发展。因此,下一步要想充分挖掘产业潜力、做大做强,政府部门首先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在稳住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根据种植承载量和市场需求,合理地逐步提升面积,强化加工环节建设,健全产业链,帮助企业和种植户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

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邓先能认为,在种植生产环节,农业科技部门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探索生产和管护技术,研发新品种,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从种植环节着手提升品质;在加工环节,积极依托国家有关中药材发展的扶持政策,建设一批拥有烘干、分拣分级、切片等能力的机械化、小型智控化的田间初加工设施和小型加工企业,并积极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品牌打造、产品标准化建设等,全面提高云木香的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引进扶持药企和从事大健康产业的企业等方式,加快精深加工环节的建设,积极开发食药兼用的云木香产品和衍生工业品,丰富产品形态,扩大市场路子。

本刊记者 肖 宇/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木香产业如何壮大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