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观察  >  正文

云砂仁大而不强如何破局

2021-08-24 16:28:56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8期

砂仁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之一,也是云南“十大云药”之一。目前,云南是全国砂仁的最大产区,云砂仁在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云砂仁产业大而不强、加工附加值低、产供销脱节现象突出,亟待破解。

种植效益显著

西双版纳州是云砂仁的最大种植区。2014年,景洪市的种植户杨军,通过流转土地种植了100多亩云砂仁。由于管护得好,云砂仁年年丰产,亩均产值5000~8000元,一年收益达六七十万元,除去各种成本后,纯收入达30万余元。在西双版纳州,像杨军一样通过种植云砂仁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目前,云砂仁在西双版纳州的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近一半,年均产值达10亿余元。

据云南省中药材“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作组有关数据,1963年,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首次引进砂仁到云南种植,获得成功后,云砂仁便在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红河、文山等州(市)推广开来。目前,全省云砂仁种植面积达45万余亩,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年产干砂仁约13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6%。

近年来,国内药材市场对云砂仁的需求十分旺盛,云砂仁价格从2005年前后的每公斤38元一度上涨至每公斤300~400元,并最终稳定在每公斤约150元,亩均产值达6000~7000元。由于云砂仁种植成本低,对技术和管护要求不高,群众种植积极性较高。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市的哈尼族聚居村寨的不少群众依托种植云砂仁,实现增收致富。

加工附加值不高

“砂仁采收后,我们只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就卖给公司,公司进行烘干等初加工后,再将干品卖给川渝和两广地区的客户。”杨军说,据他对市场行情的了解,1公斤云砂仁在省外制药厂生产成药品后,价值可达3000多元,加工成中药饮片,价值也能达六七百元。然而,云砂仁的田间收购价每公斤仅为100多元,经合作社初加工后每公斤也仅售150元左右,加工附加值并不高。

虽然云砂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是全国第一,但其加工附加值低,产业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据了解,云砂仁浑身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也可食用,果实的药用价值最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收录的成方制剂中,以砂仁为配方成分的就有134个组方,常见的如香砂养胃丸(片)、参苓健脾胃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而作为中药配伍、制药原料和保健食品加工原料的来源,砂仁的用途也十分广泛。目前,全国共有砂仁相关药品355个、方剂1082个、国产保健食品65个。

可见,云砂仁主要是用作精深加工药品配伍、配方,作为饮片、食补使用的比例较小。而云南种植的砂仁主要以原料销售为主,缺乏成药加工环节和链条,砂仁加工地主要集中在川渝和两广地区,云砂仁产业附加值不高。

亟待融合发展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省中药材“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作组副组长崔秀明告诉记者,近年来,云砂仁加工环节取得一些成绩,比如砂仁片压片糖果,在昆明各大医院营养科使用,颇受少儿患者欢迎。然而,云南砂仁产业总体发展仍比较滞后,亟待采取措施进行融合发展。

崔秀明认为,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种植,加强绿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及扩繁推广。同时,扶持培育一批优质绿色种子种苗专业化经营新主体,推进良种选育基地建设,保障良种自主供给,在种植中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尤其是绿色、有机认证基地建设,把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此外,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及监管制度,提高云砂仁质量,为加工环节建设夯实基础。

其次,省级层面要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依托利好政策和财政、金融扶持措施,强化加工环节建设,这是提质增效的核心和根本。一是提高原料质量,以此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药企、药商与产地建立产销关系。二是加强对本土产业加工主体的培育,在云砂仁集中产区,进一步布局加工园区和扶持龙头企业提升核心加工技术,加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再次,在实现砂仁药用加工的同时,企业可结合旅游线路、民族风情、特色食品等,探索开发一批保健、即食、酒类饮品等砂仁特色产品。此外,尽快形成砂仁种苗、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和销售的流通闭环,实现云砂仁的“内循环”,提升其附加值,促进产业由大变强。

本刊记者 肖 宇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砂仁如何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