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观察  >  正文

“导师”如何服务产业发展——以昆明市探索“春城产业导师”机制为例

2023-05-22 15:13:07  来源:《云岭先锋》2023年第5期

2022年2月,云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以服务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仅一个月后,昆明市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探索实施“春城产业导师”工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和攻关瓶颈。该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昆明如何用好人才、充分发挥“春城产业导师”作用?

怎么引?

柔性引才破题

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昆明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是当前面临的现状与难题,若采取常规的“硬性”引才方式,则存在招引成本高、方式不灵活等问题。为此,昆明市探索出“春城产业导师”这一柔性引才方式,吸引全国各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到昆明,为昆明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助推昆明重点产业升级发展。

李淑斌(右)在月季种质资源库查看月季种子情况。郝亚鑫 摄

柔性引才“柔”在何处?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申报条件“柔”,核心条件中除了两院院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人等“高配”条件外,还特别注明“其他业绩突出、业内公认、昆明市需要的特殊高层次人才”也可入选。其次是引进方式“柔”,可以通过项目引进、兼职引进、技术顾问、短期特聘、共建平台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

与以往的人才引进方式不同,“春城产业导师”的引入以企业作为招才引智的主体,鼓励企业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评选出的产业导师与企业直接建立合作关系,并由政府向企业直接发放引才补贴。这样一来,既发挥了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也增加了企业与产业导师的黏度,有利于产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瓶颈问题。

“条件放宽、方式灵活,不代表人才引入工作的品质和贡献降低。”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为保证“春城产业导师”人才的高水准和招引的精准性,在工作开展前,昆明市就围绕“8+N”重点产业,精准规划出人才招引方向和领域,并对申报的人才进行严格审核筛选。人才引入后,由市委人才办牵头聘请具备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产业导师的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目前,“春城产业导师”工程已开展三批次申报工作,共有近300人申报,最终审定引进56名“春城产业导师”,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农业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充实了昆明产业发展人才储备库。

怎么用?

传道授业解惑

人才工作,引得进是前提,用得好是关键。

生物医药产业是昆明“8+N”产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产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202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张宁教授出任云南白药集团首席科学家,同年张宁受聘为“春城产业导师”。

来到云南后,张宁通过调研云南白药集团的运营特色和产品优势,以及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态势,为云南白药集团策划了三年研发战略规划,优化研发管理框架、布局新项目,不断提升云南白药的科技创新影响力。

“云南白药是民族品牌的骄傲,一直在不断创新,我们将围绕国家和人民需求,布局相关项目研发攻关。”张宁说。为抗击新冠疫情,2022年,张宁团队组织、推动并完成了中药产品千金藤素片在上海的IIT临床实验和数据分析,证实千金藤素片在临床上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有效。这也是中药产品中第一个通过临床实验验证有效的抗新冠病毒药物。

花卉产业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云南鲜切花出口量、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一。然而,长在云南土地上的大部分鲜花,品种“基因密码”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云南95%的月季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每产出一枝花要交6%至10%的专利费。”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春城产业导师”李淑斌算了笔账。突破“种子关”,对于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助推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李淑斌带领团队扎根晋宁区清水河村,专注月季新品种研发。目前,李淑斌团队收集了超2000份月季种质资源,每年杂交育种20万粒,保存育种材料10万份,平均每年优选3至5个新品种申请专利、开展市场推广。此外,依托研发基地,李淑斌积极为清水河村谋划农旅融合发展路子,打造“中国月季村”品牌,实现一产与三产联动发展。

“春城产业导师”突出“导师”的功能定位,在指导、开展具体产业项目的同时,导师们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专业意见、解决技术难题,积极为昆明乃至云南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发展。

在谈起生物医药、农业产业发展思路时,张宁、李淑斌都提到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张宁表示,目前我国一般把科研院所作为创新主体,企业作为生产主体,研与产存在“间距”利益沟壑,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则能有效缩短研发到投产的距离。目前,李淑斌也正通过打造“产研小院”,探索产学研利益联结机制,让创新推动市场、经营反哺创新。

怎么留?

人才和发展需“双向奔赴”

人才能不能留得下,取决于一个地方“发展容器”的大小。客观来看,在发展平台、经济实力、产业量级等方面,昆明与一线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昆明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产业导师干事创业搭平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春城产业导师”共话春城产业发展。昆明市委组织部供图

“云南省、市各级政府和云南白药集团为我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平台,我希望能为中国医药产业走向世界作出贡献。”张宁说,到云南一年来,他的“工作总结”内容颇丰:守正创新、推动中药创新研发;布局中药千金藤素片的攻关;提出以核药为主、兼顾新药物靶点的创新药发展策略……

而作为云南本土的“春城产业导师”,李淑斌更看重这个身份带来的产业模式创新。“‘春城产业导师’工程引进了全国各领域、各行业的高层次人才,能够为昆明乃至云南的产业发展探索许多可供借鉴的模式。产业导师探索的成果,能够为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这将激发产业导师以更大热情干事创业。”李淑斌说。

除用事业留住产业导师外,昆明市还通过个人荣誉、资金支持、生活保障、社会服务等,为产业导师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力求以情留人。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聚焦用人和留人工作,探索建立‘春城产业导师’库、收集导师的课题清单、精准匹配指导产业项目等方式,用心用情为产业导师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昆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本刊记者 曾永会

责任编辑:李敏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