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正文

致敬农科老专家

2021-11-23 14:44:38  来源:2021年第11期《金色时光》

蒋志农:红土高原育稻人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82岁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蒋志农仍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滇中地区多个水稻育种基地,认真观察、记录下由他牵头培育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生长情况。耄耋之年依然奋战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的蒋志农,毕生致力于解决群众温饱、推广经济作物种植,被誉为七彩云南的“水稻之父”。他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改名明志 立志农业

1939年8月,蒋志农出生在重庆市潼南县永胜乡一个农村家庭,家中祖辈都是农民。父辈对这个新生的男孩寄予厚望,为他取名为“蒋定富”(后改名为“蒋志农”)。因农活繁重,少年蒋志农只能一边放牛、一边读书。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云南大学生物系录取,可因为家庭贫困,一度面临中断学业的窘境。

好在当地党委、政府得知情况后,奖励蒋志农100元钱,并叮嘱他:“你是解放后乡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一定要去读书。”到云南后,学校不仅给蒋志农发放全额奖学金,还免除了他的伙食费。从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多为国家作贡献。

1962年,蒋志农从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工作。尽管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并非蒋志农的理想,但他选择服从组织分配。“搞农业科研,不熟悉云南的农业、农村、农民,研究方向就不可能选得准。”为此,蒋志农主动提出到农村去蹲点,一去便是两年。

在昆明北郊老李山,与村民朝夕相处的经历让蒋志农立志:不拿工资,不要城市户口,到农村当个新式农民,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为表决心,他把名字从“定富”改成“志农”,坚定立志农业的信念。

以农为本 持之以恒

1962年至1982年,蒋志农先后从事蚕豆试验、水稻样板田、数量遗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工作。虽然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甚至牺牲了照顾两个孩子的时间,却没能换来一项科研成果。20年一事无成,这对科研工作者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1982年初夏,时任云南省农科院院长的程侃声告诫蒋志农:“我们作为科研单位,要以应用研究为主,要做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研究,要结合云南的生产发展找选题。”院长一席话点醒了蒋志农,他于1982年下半年加入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担任育种课题主持人,全身心投入利用遗传资源培育耐寒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研究中。

加入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15年间,蒋志农育成42个粳稻新品系,审定通过16个新品种。新品种被大面积推广种植后,曾一度占云南粳稻种植面积的70%左右。1995年初,云南不少地方的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蒋志农向省委、省政府立下“军令状”:在“九五”期间,育成20个新品系、10个新品种,增产稻谷7.68亿公斤。“米袋子”项目期间,蒋志农育成粳稻品系57个,其中,通过省级审定的新品种有11个。累计示范推广粳稻良种2684.69万亩,增产稻谷8.63亿公斤,为基本解决全省粮食(稻谷)自求平衡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水稻育种周期长,而海南热带地区水稻具有一年三熟的优势,蒋志农往返海南、云南两地,进行粳稻三系育种试验。从1974年起,蒋志农已在海南度过37个春节。“从记事起,我对父亲就没什么印象。唯一记得的是上小学时每天路过省农科院的试验田,看到父亲戴着草帽、佝偻着背在田里搞研究。”蒋志农的二儿子蒋聪说。

随着各项目顺利推进,荣誉接踵而至。“我遇到过不少困难和挫折,最终坚持了下来,没有丢掉‘农’字。”蒋志农把成功归结于坚持。“父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我们时常开玩笑说,他的子子孙孙就是水稻品种。”受蒋志农影响,蒋聪在1999年大学毕业后也来到省农科院工作。

科技兴农 促民增收

2009年初,70岁的蒋志农即将退休。“我还有180多万元的奖金,该怎样用好这笔钱呢?”蒋志农决定,用这笔奖金开展云南老少边穷地区粳稻良种试验示范课题,并选择昭通、剑川、元阳、施甸、腾冲作为试点。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稻遭遇严重的稻瘟病,而在蒋志农的试验田里,150亩“云粳31号”产量达到800公斤,增产近3倍。

蒋志农意识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是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动力。“种植普通水稻品种,亩产值只有1000多元,除去各项投入,利润很少。”2012年,蒋志农注册成立云南声农水稻作物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专注于粳稻香软米研究。“为群众增产增收多做实事,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毕生的心愿。”蒋志农说。

目前,蒋志农带领优秀科研人才育成了10个“声农”系列粳稻香软米新品种(品系)。在2018年上海举办的全国优质米争霸赛中,“声农4号”被评为特等奖。作为“声农4号”的研发人员,蒋聪在工作中加深了对父亲的理解。“以前不懂科学家花大量时间进行科研攻关的意义,现在才明白,要护好百姓的‘粮袋子’,让百姓种粮致富,不把一切时间和精力奉献给工作,使命是无法完成的。”蒋聪感慨地说。   

本刊记者   谭江华/文 邹鹏/图

责任编辑:王璐

34
相关热词搜索: 致敬农科专家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