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科技新 农业兴

2021-08-24 16:46:43  来源:《致富天地》2021年第5期

农业科技成果如何『变现』

近年来,云南农业科研领域不断攻坚克难,大力强化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力度,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受制于人才短板、市场发育不成熟、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转化难、转化慢问题还比较突出。

成果转化亟待提升

2019年,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将多年攻关取得的“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方法”“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一株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株”3件授权发明专利推向市场,进行成果转化。通过角逐,景洪市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以1000万元、560万元、220万元的转让金额获得这3件专利,目前该科技成果已进行推广应用,并产生效益。这是云南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取得丰硕成果,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缩影。

然而,记者调查采访得知,在实际生产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产业发展方面,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成果应用不充分、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等。

以2019年云南省农科院的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数据为例,云南省农科院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成果在全省推广应用面积3327.74万亩,成果应用产值达649.02亿元,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净收入只有1900万元左右。与推广产生的应用产值相比,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比例明显偏低,发展失衡严重。成果转化难、转化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科技健康稳定发展。

市场化程度不高是主因

云南省农科院一位粮食育种专家告诉记者,因多种因素,其研发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品种,主要经单位统筹后走公益推广之路。因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研发的个别技术和品种还没入市就吃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哑巴亏。

这位科学家的烦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云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了解,目前,云南农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成果转化数量可观。然而,目前公益性推广占绝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培训基层农技人员、主办及承办公益性技术、产品成果推介活动、围绕“挂包帮”定点帮扶的扶贫转化等领域,虽然这些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较好,但经济效益不高,从而导致成果转化市场化程度低,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同时,由于科研队伍建设整体滞后,技术和产品提升空间还很大。加之,目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薄弱,技术未经授权就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科技人员维权难度大、成本高,很多科研单位和科学家对成果入市存在顾虑,积极性不高,部分成果停留在论文数据上、尘封在实验室器皿中。

多措并举补齐短板

“去年,云南颁布《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意味着科技成果,包括农业科技成果在内,实现有效入市转化有了法律依据。”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部条例从法律层面紧扣转化难、转化慢问题,重点解决体制机制障碍、转化权益确定、转化动力激发、转化服务提升等问题,致力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根据该条例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云南正在积极进行机制创新和探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各学科团队设置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比例要求不低于30%,在全省形成了一支400多人的专职成果转化队伍;依托队伍组建了23个各类农业产业技术服务组,在全省各地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和积极促成成果转化;在平台搭建方面,已组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服务平台。

“在继续做好公益推广,服务好‘三农’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加大科研‘国家队’入场和入市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有效入市转化。”云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处处长王晖认为,在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转化应用主要依托行业企业、公立院所等“国家队”从事公益性开发推广。

王晖表示,今后要积极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思路,规范成果转化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出台各类奖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以“科技主管部门+科研单位+市场”为主体的成果交易转化平台,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并从制度上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转化工作的重心从过去单纯依托企业主导转到“国家队”全面入场,“国家队”与行业企业齐头并进的成果入市转化新模式,让农业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云南特色农业发展。

本刊记者 于 珋/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农业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