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重磅  >  正文

云南推动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2-02-09 16:41:39  来源:《云岭先锋》2022年第1期

正乡风 倡文明

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非常重要。近年来,云南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与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红色文化教育等,让文明之花在广大乡村绽放。

大理州古生村民族歌舞表演。郝亚鑫 摄

“生态兴村”深入人心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云南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广大农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冬日,临沧市双江县沙河乡允俸村委会那京自然村却依然郁郁葱葱、鸟鸣蝶飞、花香四溢,俨然是一个留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那京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傣族村寨,村里绿林繁茂、繁花盛开,一棵树龄500年以上的参天大榕树独木成林,几乎覆盖了一半的村子。“傣族人敬畏自然,那京自然村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有上百棵。”允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艾蕊说。

近年来,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那京自然村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突出保护绿色生态,把发展重点聚焦在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上,注重培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生态健康属性,探索从传统农业向文旅融合发展转变,走出了“旅游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旅游的灵魂和目标引领,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石梯村位于享有“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省盈江县,是中缅边境上一个以景颇族、傈僳族为主的山村,以村内千年“茶马古道”上的石梯为名。

过去,村民们靠山吃山、刀耕火种。近年来,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石梯村村民主动放下了斧头、砍刀、兽夹等,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经过努力,多种数年不见的珍稀鸟类在这里重现身影、筑巢安家,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架着“长枪短炮”前来观鸟。

随着游客的增多,石梯村修建起专门的观鸟栈道、观鸟点,开起餐馆、民宿,一些村民还专门当起“鸟导”。钱袋子渐渐鼓起来的村民越来越意识到,原来“护鸟”就是护住“金饭碗”。如今,村民们不但不捕鸟,还成立护鸟护林队定期巡逻,及时制止捕鸟和滥伐行为。

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

文明乡风沐农家,和谐乡村遍开花。近年来,云南省坚持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党组织引领,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以及倡导好家风传承与建设。

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拉村民小组曾是边境线上一个典型的脏乱差、陋习多的贫困村。近年来,曼拉村民小组在党组织的引领下,一跃成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花园式美丽村庄。

过去的曼拉村民小组管理松散,大事管不了,小事管不好,存在“人情还不完、面子装不完、感情累不完”以及家庭邻里之间不和睦等问题。

“‘一丧三年紧,一婚穷十年’,村民过去有建新房和婚丧嫁娶时连续宴请3天、讲排场、比气派的陋习,有的村民办一次酒席几年都缓不过劲来。”曼拉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岩温龙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这种铺张浪费的风气,曼拉村对红白事、酒宴操办等活动进行专项治理,并引导村民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发展生产中。与此同时,曼拉村民小组还将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规定无论是传统节日、嫁娶还是建新房,只允许摆一天酒宴,且必须集中在便于监督的村寨活动中心举办。“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不少。”岩温龙说。

此外,云南省还不断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倡导“传承好家风、建设好家风”,引领广大农村形成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的新风尚。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沿着山间小路从四川来到有着五百多年历史的威信县水田镇的湾子苗寨,进入云南。中共中央在威信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连续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扎西会议”),确定了中央红军新的战略方针等事宜。

如今,扎西会议纪念馆、花房子会议旧址、庄子上会议旧址、湾子苗寨等红色遗址,以及传承下来的红色文化,已成为威信县重要的资源,在促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激励着全省各族人民在乡村振兴中奋勇前行。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红色文化是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文化之源、精神之基。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倡导好家风的传承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积极意义。”云南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弘扬民族文化促团结和谐

手工造纸、手工制陶、漆器制作、藤篾编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耿马县的世居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手工艺文化。如何让乡土文化回归,以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耿马县探索出自己的做法。

在勐撒镇鼓凳编织厂厂长俸绍春家的院子里,一排排褐色鼓凳引人注目。1998年,俸绍春拜师学艺后回到村里建厂,从事藤篾鼓凳这一勐撒镇传统手工艺制作。随着规模逐渐扩大,俸绍春还成立了翁达藤篾鼓凳编织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这一特色产业。如今,他们的产品已远销上海、广东等地。

以非遗与传统手工艺推动全域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成为耿马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

孟定镇遮哈村芒团自然村有着“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的美誉,家家户户都掌握造纸技术,造纸技艺能人不断涌现。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当地建起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专线、造纸文化广场和手工造纸传习馆和展示室等,同时不断完善民宿客栈、餐饮农家乐等配套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我做了50多年,没想到土陶现在越来越受大家喜爱。”在勐永镇勐永村,年近古稀的傣族老人奉秀兰通过售卖土陶产品,每年收入达2万余元。当地的土陶系列产品,除“爆款”土锅以外,还有火锅、药罐、茶壶、甑子、花瓶等16个种类。

近年来,云南省还注重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民族团结的润滑剂、催化剂、黏合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拉祜族群众将能歌善舞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在很好地传承、保护、发扬拉祜族芦笙舞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几年前,老达保村民小组是典型的拉祜族贫困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仅1715元。后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在公司带动下,当地村民养成了农忙到田地里干活,农闲背上吉他唱歌、跳舞的习惯,全组村民每年人均分红超过4600元。

老达保村民小组是云南传承、保护、发展民族文化瑰宝,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缩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云南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成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本刊记者 杨旭东 王学勇 刘宇

责任编辑:李敏

23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