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擦亮“云药”特色品牌

2023-02-24 16:02:35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2期

全面推进“云药”产业提档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中药材是云南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综合产值排名前三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中药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事关广大山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和云南推进实施“绿色食品牌”战略。

云南白药集团专家组在文山三七种植基地调研 刘宇/图

稳步推进 成效显著 

一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绿色有机基地建设、质量提升、“云药”品牌打造、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部署和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全省已建立以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道地药材、西双版纳“南药”、滇西北高山药材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全省有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9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00余个、加工企业300余家;种植面积超900万亩、年产量127万吨、综合产值1200亿余元。云南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2022年,云南率先完成全国第4次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确定中药材资源种类和药用植物资源2.3万余种。

种子“卡脖子”难题不断破解。在中药材种业领域,云南先后建立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南药”种质资源圃、三七种质资源圃等,收集不同中药材种质材料上万份。选育登记11类“云药”品种100余个,审定中药材良种5个,建成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3个。

产业发展向绿色化、有机化迈进。多年来,云南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工作,有效引导中药材生产向规范化、绿色化、有机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省共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165.5万亩。全省有5家企业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127家企业获得150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320个,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16.91万亩。林下中药材有机种植研究取得突破,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万亩。

质量追溯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云南省开始建设中药材追溯体系,并逐步迈入全国前列。目前,云南省中药材追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有139家企业入驻,可追溯品种30个,涉及中药材有效追溯面积超50万亩。云南省38家企业获得“中药追溯”“云药追溯”双标联用授权证书。“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为云南中药材在国内外市场赢得消费信任提供了保障。 

补齐短板 产业升级

“云药”产业发展成绩虽然显著,但产业整体发展基础依然薄弱,企业实力不强、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短,精深加工实力弱;新兴业态发育程度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品牌发展滞后,规模化知名道地药材品牌较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比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研发资金26.7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5%。而云南省各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较低,某知名药企研发投入1.1亿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41%。

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为“云药”产业提档升级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下一步,云南将在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适度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保障优势品种生产。同时,不断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扶持,走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子。此外,不断创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从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了解到,在2022年腾冲科学家论坛上,业内专家纷纷对云南中药材发展寄予厚望,不同程度指出产业发展存在的新品药材少、精深加工环节技术成果少、衍生产品不足等问题。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艾铁民向云南捐赠《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志》两部药用植物专著,这为云南中药、民族药与天然药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云南正通过强龙头、补短板、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措施,全面推进“云药”产业提档升级。

本刊记者 刘宇

责任编辑:谭江华

42
相关热词搜索: 擦亮云药特色品牌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