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特别关注】打响云南劳务品牌

2022-09-21 11:09:43  来源:《致富天地》2022年第9期

案例

剑川木雕:刀尖上雕出致富路

“雕得金龙腾空飞,刻出雄鸡报五更……”这首剑川白曲赞美的正是剑川木雕的高超技艺。迄今3000多年历史的剑川海门口遗址,明清时期修建的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以及近年来建成的上海世博园,都留下了剑川木雕匠人的技艺和身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剑川木雕队伍,“剑川木雕”成为云南知名的劳务品牌。

张月秋介绍五层立体镂空雕刻工艺

名匠带动

作为剑川木雕技艺的带头人之一,段四兴生于木雕世家,祖上都是历代知名木雕大师,其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他本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国内八大著名木雕流派之一,传统剑川木雕以圆雕为基础技法,融合浮雕、镂空雕、线雕和贴雕等多种方法,雕刻出人物、花鸟、山水、如意等表达美好寓意的图案,对房屋门窗、家具等进行装饰。”段四兴介绍说。

近年来,剑川县加快推进木雕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累计开展木雕初级、中级技术人员培训900多人次,木器木雕技能培训82期4245人次。段四兴尽自己所能,一边积极参加各类商会和展会宣传剑川木雕,一边成立“剑川县木雕技艺传习院”,培养有意向从事木雕技艺的人才。

“学习剑川木雕,从入门到能够独立完成作品,需要3年至5年。时间虽然不短,但学成后收效明显。”段四兴说,他帮助残疾人学习木雕技艺,拓宽就业渠道。近年来,段四兴定向开展6期残疾人木雕培训班、2期提升班,培训162名残疾人,并采取分散式家庭制作、公司验收后统一销售的模式,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

抱团发展

走进剑川县甸南镇狮河村,斧凿锤打声不绝于耳。工匠们靠着代代相传的木雕技艺,让剑川木雕久负盛名,日子越过越好。而几十年前,狮河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洪水冲得无路走,刺抓头发石绊脚,土地贫瘠不出粮,有女不嫁狮河郎。”这句顺口溜让1982年出师的木雕匠人张月秋决心改变狮河村现状。通过潜心研究,张月秋把木雕雕刻技艺从一层、二层、三层、四层的水平,提升到现在的五层立体镂空雕刻工艺,并把这项技艺无偿传授给学艺者。

随着木雕技艺不断提升,从业者收入不断增加,促使更多人加入到木雕行业中,但恶性竞争也随之而来。为让剑川木雕走得更远,2004年8月,张月秋成立了剑川县狮河木雕工艺协会,并当选会长至今。协会秉承“对外统一接单、对内统一分派订单、统一品牌价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理念,让会员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产品打磨上,提升剑川木雕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楚雄的彝人古镇、丽江的束河古镇等大型项目,都是由我们协会来统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工程。”张月秋说,协会从刚成立时的36家会员企业,发展到现在的386家,木雕产业实现了抱团发展、节节攀升。如今的狮河村,621户村民中从事木雕相关产业的有598户。2021年,狮河村木雕产业年产值达2.1亿元。

推陈出新

近年来,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市场需求多样化,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让省级木雕艺术大师李永泉等传统木雕匠人开始不断思考,如何从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等方面入手,迎合时代发展趋势。

1999年出师的李永泉从事木雕行业已有20多年,制作传统木雕家具一直是他的专长。近年来,他与返乡创业的赵先荣团队合作,打算让剑川木雕在电商领域闯出一条发展新路。“传统匠人追求工艺的极致,但我们并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木雕。”李永泉介绍说,赵先荣团队成员都是剑川本地的年轻人,他们更了解年轻消费者的喜好,通过网络直播和拍摄短视频带货,以团队自创的荷花博古挂屏为例,一朵极简风格的荷花镶嵌在底板上,工艺不复杂,价格不高,获得较高的销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剑川木雕劳务品牌已成为剑川县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据剑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赵建葵介绍,截至目前,剑川县从事木雕(古建)人员达2.4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的木雕匠人达7800人,木雕产业已实现生产、加工、制作、销售等环节的全产业链运营,并逐步向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21年,剑川木雕产业产值达5.3亿元,综合产值超10亿元。

本刊记者  丁么/文图

责任编辑:李敏

23
相关热词搜索: 特别关注打响云南劳务品牌
已经是第一篇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